买俄罗斯石油被罚的国家出现?特朗普直接下狠手,中国也被点名?中方暗示敢加100%就反制(2)

2025-08-07 17:18  掌中要闻

莫迪(资料图)

• 地缘离间:北约秘书长吕特配合特朗普的50天俄乌停火通牒,实则是想切断中俄能源纽带。但莫斯科早已调整出口结构;

• 霸权续命:美国军工复合体才是最大赢家。对乌军售激增37%的同时,"次级关税"又为美油抢占市场铺路。这种"能源+军火"的双重收割,暴露了华盛顿的战略焦虑。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2018年对华关税战让美国损失1700亿美元GDP,如今同样的剧本在能源领域重演:

• 美元霸权松动:石油人民币结算占比飙升,金砖国家正测试卢比-卢布直接兑换;

• 盟友离心离德:土耳其扩大俄油中转贸易,欧盟拒绝为高价美国液化天然气买单;

• 供应链反噬:印度若报复性加税,苹果、通用等美企将首当其冲。

更讽刺的是,俄罗斯石油收入不降反增--2025年上半年出口收入同比增长18%。这充分证明:单边制裁在全球化时代已沦为"七伤拳"。

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挥下时,他或许没料到对手的反击如此凌厉。莫迪用历史档案揭穿美国"盟友"的虚伪,中国用本币结算体系瓦解美元武器化,甚至沙特都保持沉默。这些信号指向一个事实:能源市场的话语权,正在从华盛顿向新兴国家转移。

莫迪(资料图)

在这场博弈中,美国犯了两大致命错误:一是低估了中俄能源合作的韧性,双方已形成"制裁免疫体";二是高估了制裁的威慑力。

未来六个月将是关键窗口。若特朗普强行推进次级关税,只会加速金砖国家能源进口方式的成型。到那时,全球能源版图将彻底改写--不是美国主导的"规则",而是多方博弈的"新秩序"。而对于中国而言,这场危机再次验证了一个真理:核心利益,从来不是靠妥协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