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样的环境下,"和平统一"要实现,已经越来越难。大陆选择调整表述,是在提醒岛内:时间不等人。如果继续任由"台独"势力掌控话语权,和平就会从选项变成遗憾。
过去几年,大陆在"塑造统一大势"上动作不断。法理层面,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重申台湾归属中国的国际法律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被重新提及。舆论层面,大陆主流媒体连续发表"钟台文"署名文章,系统讲清台湾问题的历史逻辑与现实意义,让统一话题从"政治宣示"变成"全民共识"。
而最让岛内警觉的,是军事层面的变化。解放军已经进入实战化演训常态,东部战区的海空联合演练几乎每月都有。轰-6K挂载实弹绕岛飞行,歼-20和运油-20配合训练,显示出空中封锁能力已成体系。福建舰即将入列,三航母格局形成后,解放军的远洋作战能力将全面覆盖台海。再加上陆军的两栖突击旅、远程火箭炮、无人机蜂群系统全面升级,台军内部专家都不得不承认,大陆的登陆能力"从能不能登,变成登得多快"。

台海的天平在快速倾斜。岛内政治却还在原地打转。赖清德嘴上喊"维持现状",实际上继续推进"渐进台独";国民党虽然主张"交流",但内部的"不统不独"路线让他们失去了方向。郑丽文上任后,多次表达"希望重启两岸对话",却被绿营贴上"统派标签",还被自己党内人提醒"别太亲中"。这种政治畸形,正是两岸沟通被切断的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