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风暴中心的赤泽亮正此刻正在华盛顿进行后续磋商。面对国内压力,他紧急召开记者会澄清称:在前期谈判中,日美双方曾明确约定,对于现行税率低于15%的商品,在8月调整后总税率应控制在15%以内。但白宫最新公告显示将额外追加15%关税,这与既定共识严重背离。
这位陷入困境的谈判代表强调,将立即要求美方就政策突变作出合理解释,并全力推动落实已达成的协议条款。据悉,日本外务省已启动紧急应对机制,准备向华盛顿派出高级别交涉团。
如今,同样的剧本正试图套用在中国身上。贝森特放话要对中企进口俄油征收100%关税,背后是四个月前美国国会已通过的"核弹级"法案--理论上可对俄油买家加500%重税。但这份法案被特朗普压了四个月未签署,直到现在才拿出"缩水版"威胁。这种矛盾操作暴露了美方的真实困境:既想用关税大棒逼中国让步,又怕彻底撕破脸让中美谈判成果归零。
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只用一句话定性:"中国企业的商业行为纯属市场选择。"
特朗普对俄油的执念并非偶然。俄罗斯打折出售的原油,源源不断进入中国,让美国对俄制裁形同虚设。
而中国没兴趣陪美国玩"胆小鬼游戏",但也在用原油期货持仓、稀土产能、人民币结算构筑起立体防线。而中方也早已经说过,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希望特朗普不要一错再错!
在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日本共同社记者提问称,有消息显示中方拟邀请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9月北京阅兵式,询问发言人能否证实并介绍相关情况。
外交部发言人回应称:"我目前没有可以提供的信息。"这一看似常规的外交辞令实则意味深长。表面上是标准的信息缺省式回应,实则通过"目前"这一时间限定词,既未否认相关安排的可能性,又为后续外交操作预留了充分空间。这种滴水不漏的应答方式,既遵循了外交惯例,又巧妙传递出中方在重大外事活动筹备中保持的战略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