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发布了一份财报,港口业务的营收情况自然是重点。具体数据就不说了,总结起来就是,港口虽然不是主营业务,但也很赚钱,并且增速迅猛,前景可期。
但李嘉诚却打算把旗下43个港口的经营权卖给美国,这是为什么?李嘉诚一口咬死"在商言商",但这个说法根本站不住脚。首先,面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就算你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生意,某些国家也根本就不会给你"在商言商"的机会。很多中国大企业都是受害者,比如被加拿大非法扣押的孟晚舟、被美国逼着"不卖就禁"的TikTok。中企付出的惨痛代价,已经让全世界看清了美国的商业霸凌霸权。一旦美国认定,你源自中国,那美国就不可能会放过你。现在和美国打交道的中企说"在商言商",恐怕也就只能自我麻痹、自我欺骗。
其次,李嘉诚他手上的港口其实挺有市场的,有不少内地企业都感兴趣,但李嘉诚却对此不闻不问,似乎只想把港口卖给美国。李嘉诚口口声声说自己"在商言商",可他却似乎忘记了商人最在乎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李嘉诚沉浮商界数十载,这次到底是马有失蹄?还是只想借"在商言商"达成自己的真实目的呢?
看到外交部又对这个事件作出置评,发言人表示,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凌侵犯损害他国的正当权益。记得外交部之前也强调过相同的话,不排除是表明,中国已经对这起"商业行为"做了定性,就是美国以所谓"商业行为"之名行霸权操弄之实,将自身霸凌行径披上一层经贸的外衣,本质上是将商业行为武器化。中国对于美国的这种行为,是绝对不会容忍的,前段时间对美国农产品进行反制就是很好的例子。对于李嘉诚来说,如果能在中国官方行动前,主动终止交易,既能挽回名声,又或许能止住长和暴跌的股价,可以说是名利双得。那么外交部的这2次行动,是否会让李嘉诚悬崖勒马呢?有个好迹象就是,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集团,正在与香港特区政府讨论解决方案。
李嘉诚现在回心转意是完全来得及的,因为在港口的最终交割阶段之前,至少有3大程序要走,第一,要经过欧盟等势力的审核。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背刺了欧洲,欧盟会以德报怨,让美国顺利拿到港口吗?第二,美国内部也有撕裂。有美国议员就担心,和特朗普关系很好的贝莱德集团,在拿到港口经营权后势力太大,民主党日后怕是不好制衡,所以希望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它。第三,港口业务虽然不是长和的主营业务,但发展可期,所以长和需要在内部召开股东大会,来进行投票表决。这三个阶段虽然可以同时进行,但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事件没有尘埃落定,我们现在也不要因为争辩李嘉诚到底爱国与否吵起来,这反倒伤了和气。这么沟通,恐怕任何一方都无法让另一方服气。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香港特首李家超说的就是正确答案,"依法依规"办事。如果李嘉诚的这起"商业行为",危害到了国家安全,那就让法律来惩罚他,这比一百句、一千句舆论谴责都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