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有雷达波散射功能!歼-20尾喷管的锯齿藏着什么秘密?

2025-07-22 16:39  头条

在全球第五代战斗机序列中,中国的歼-20隐身战斗机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代表着我国航空工业的顶尖水平。在歼-20身上诸多精妙的设计中,尾喷管锯齿这一细节设计的技术含量非常高。歼-20最新改进发动机的隐身尾喷管采用了锯齿后缘和裙边喷管技术,不仅有雷达波散射功能,还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虽然很多军迷都知道这种尾喷管锯齿外形有助于提升雷达隐身能力,但这种设计的另一个重大作用--显著增强飞机的红外隐身性能--却较少被深入理解。歼-20战斗机采用的这种锯齿形裙边喷管技术,是中国在第五代战斗机核心隐身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的重要标志。

我们都知道,隐身是第五代战斗机生存和作战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歼-20、F-22、F-35这类第五代战斗机来说,隐身能力是其在现代战场生存和发挥突袭优势的核心基础,隐身能力涵盖了雷达隐身(降低雷达散射截面RCS)和红外隐身(抑制红外辐射信号)两大关键维度。

作为战斗机"心脏"的高性能涡扇发动机,其尾喷口的雷达散射信号和高温燃气流,恰恰是这两方面隐身性能的巨大挑战。传统的圆形尾喷管内部的复杂结构更容易产生强烈的后向雷达波腔体反射。发动机燃烧室、涡轮等高热部件,加上高速喷出的温度可达数百甚至上千摄氏度的燃气流,在两个关键红外波段(3~5μm和8~14μm,这是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和红外空空导弹的主要工作窗口)产生极强辐射信号,在敌方的红外影像上如同黑夜里耀眼的火炬那样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