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通牒已下,北约逼着莫迪低头,话音刚落,印度拿中俄当救命稻草

2025-07-22 17:33  郑州广播电视报

不许买俄罗斯石油,最后通牒已下,北约逼着莫迪低头,话音刚落,印度拿中俄当救命稻草

根据参考消息网报道,针对北约秘书长吕特此前"继续采购俄油气的国家或面临二级制裁"的表态,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当天明确回应:"在此问题上勿奉行任何双重标准。"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要从前不久说起。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公开场合放话,若乌克兰冲突50天内未结束,将对从俄罗斯购买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制裁;吕特紧随其后,在美国国会会见参议员时声称,印度、中国、巴西若继续与俄贸易,"将面临非常严厉的惩罚"。

莫迪(资料图)

表面看,这是美欧为压缩俄罗斯能源收入、逼迫其他国家"选边站"的连环施压。但落到印度头上,矛盾更尖锐--作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印度超85%的石油依赖进口,其中30%以上来自俄罗斯。欧洲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包括北约成员在内的西方国家,至今仍是俄罗斯能源的主要买家。

印度的不满,首先源于"双标"二字。正如贾伊斯瓦尔在回应中强调的:"保障居民能源需求是首要任务。"当西方企业仍通过各种渠道在俄市场获利,当欧盟一边标榜"制裁主力军"一边偷偷进口俄折扣能源,却要求发展中国家切断与俄的正常贸易,这种"只许自己放火,不许别人点灯"的做派,印度看在眼里、气在心头。

更关键的是,印度需要"反制筹码"。面对美欧联合施压,单纯抗议难以抵消制裁风险--若美国真对购俄石油国动手,印度能源进口商将面临成本飙升、供应链断裂的双重压力。这时候,印度把"中俄合作"摆上了台面。

当前,印度正承受着来自外部的巨大压力--欧盟方面不断施加经济压力,美国也发出关税威胁,这使得莫迪政府不得不谨慎行事,难以贸然采取对抗姿态。

在此背景下,印度主动释放出重启中俄印三方合作机制的信号,旨在增强自身应对欧美联合施压的筹码,同时通过深化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经贸合作,缓解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莫迪(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