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莱恩将到北京 中方措辞明显变了

2025-07-22 22:27  头条

今年是中欧建交五十周年,本该是双方增进关系的大好时机,王毅外长7月初访欧时,也是这么叮嘱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的。当时王毅外长语重心长地表示,中欧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应加强交往、深化了解、增进互信、推进合作,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为世界提供稀缺的确定性。然而大约半个月之后,欧盟以实际行动破坏了中欧关系,再度以"援俄"为由将多个中国实体列入黑名单。

"如果中国真援俄,战场早就不是现在这个局面了",这是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的原话。欧盟在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中国实体搞栽赃陷害之前,最起码也应该思考下耿爽这番话的深刻含义,并且把证据拿出来用事实说话。基辅经济学院分析中心出具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他们筛查的俄军使用的58件武器样本中,有67%的零部件由美国生产,7%由日本生产,7%由德国生产,经过多个中间商的流通后,最终在俄罗斯境内组装。

这家分析中心是乌克兰的,既不亲俄也不亲中,欧盟总该相信其可靠性了吧。一味编造谎言攻击中俄关系不光解决不了俄乌冲突,还会让本就遭受了冲击的中欧关系进一步恶化。

对此,中方在一天时间内两次出手亮明态度。商务部表示,欧盟此举对中欧经贸关系、金融合作"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正当权益。外交部则用"经中欧双方商定"这样的措辞,宣布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要访华,与之前外国政要访华时所用的"应中方邀请"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中方对欧盟高层组团访华并不是那么欢迎。

归根结底,欧盟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开始就在不停地要求中方下场站在自己这边,希望中国也像自己那样切断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被中方拒绝之后便颇为不满,并未从理性、全局的角度看待中欧关系,有时甚至采取故意挑衅的手段向中方展示所谓的"强硬"。比如将多家中国实体纳入制裁清单与访华会谈这两件事的间隔,其实都不到一周,冯德莱恩甚至还在专机起飞前向媒体喊话,称一定会和中方讨论俄乌冲突。

中方不会要求中欧在所有问题上都达成令人满意的共识,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总归还可以用"求同存异"的方针来发展中欧关系,但冯德莱恩也不能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更何况现在的欧盟对"求同"这件事似乎也不太热衷,从外交部发布的通稿来看,卡拉斯与王毅外长就乌克兰危机、以巴冲突、伊朗核问题等交换了看法,而"交换看法"在外交场合的潜台词其实接近于各说各话。

总而言之,如今欧盟在俄乌冲突、经贸纠纷等问题上迁怒于中国,并且无视中方在这些问题上的合理诉求,非让中方按照欧盟的既定方针行事。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傲慢,其实是当下中欧关系所面临的最主要障碍。欧盟不改掉这种不良风气,中欧关系很难进一步提升。希望远道而来的欧盟领导层这次能务实一些,以实际行动助力建交了五十年的中欧双方保持良好关系,别继续抱着腐朽陈旧的阵营对抗思想做损人不利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