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任期2年,日本频繁换首相的代价是什么

2025-10-12 09:12  头条

日本大选又有新变故,高市早苗虽然成功胜选自民党总裁,却在上位之前接到最后通牒,这让她能否当选首相充满了未知数。2025年10月4日,64岁的日本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高市早苗成功当选自民党总裁,成为该党派1955年成立以来的首位女性党首,也是日本历史上距离首相位置最近的女政治家。

然而自民党总裁的位置并不会让她高枕无忧,反而越到最后时刻,高市早苗面临的阻力就越大,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右倾保守主义立场对日本对外关系造成的影响,还涉及到一些复杂的政治内斗。

据日媒报道,当地时间10月9日,日本公民党党首斋藤哲夫公开喊话高市早苗,要求她必须加强对企业捐款的监管力度,否则公民党在首相投票表决中拒绝支持她。

毫无疑问,斋藤哲夫的喊话对高市早苗来说就是当头一盆冷水,让她憧憬的首相梦瞬间清醒了一些。

因为日本实行的是"议会内阁制",当选首相必须经过国会选举,众议院和参议院按照顺序投票,过半之后才能正式宣布胜选。如果两院出现分歧,那就是以众议院的票数多少决定最终结果。

换句话说,如果自民党能够保持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多数席位,那么当选自民党总裁之后当选首相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如果执政党和公民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内部出现分歧,那么自民党总裁能否当选首相就成一个未知数。

至于为什么要如此在意公民党的意见,是因为日本政治斗争本就十分激烈,单打独斗很容易翻车,1999年,自民党和公民党组成了"执政联盟",尽管公民党看起来势单力薄,但却手握首相指名选举的关键票数。所以在过去26年里,历任日本首相的当选,都必须和公民党达成共识,双方通过谈判来决定利益分割。

既然是一荣俱荣的关系,为什么斋藤哲夫会在这个时候突然发难呢?说白了,就是公民党看到了翻身的机会,想要更进一步。

自民党能一直稳压其他政党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地方拥有盘根错节的庞大势力,再加上以"捐款"名义获取庞大的政治资金,自民党长期处于"要权有权、要钱有钱"的政治垄断,其他党派翻身无望。

但是2023年曝光的"黑金丑闻"让其他政党看到了机会,该事件是自民党政客收取政治捐款回扣引发日本民众的强烈抗议,最终导致日本执政党三大党派的"安倍派"、"二阶派"和"岸田派"全部解散,自民党接连失去了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多数席位。

斋藤哲夫此时喊话,是要"帮助"日本民众回忆自民党政治献金问题,站在"为民请愿"的道德制高点上逼宫,要求高市早苗做出妥协,从而争取到更多的两院席位。

对于刚刚失去参议院和众议院多数席位的自民党来说,斋藤哲夫的举动无异于落井下石,但他们也不敢个公民党直接翻脸,因为当选首相的最后标准就是众议院票数过半,现在自民党手中196席,公民党24席,合计220席,距离过半要求的233席还差了13席。

更糟糕的是,日本在野党这边也开始"抱团取暖",他们打算合力推举国民民主党的党魁玉木雄一郎和高市早苗争一争首相职位。从众议院席位上来看,立宪民主党148席,日本维新会35席,国民民主党27席,合计210席,和执政联盟的差距只有微弱的10席。

如果此时和公民党开战,高市早苗的首相梦大概率就要破灭了,虽然斋藤哲夫也不希望最后走到这个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破罐子破摔的勇气。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非常危险了,可预测的三个结局都不是什么好结果:

第一,自民党妥协,接受公民党的要求,并凑够233席让高市早苗当选,但这就意味着她的处境和石破茂差不多,政策决断受限,首相当不了几天就辞职走人;

第二,自民党拒不妥协,高市早苗卸任自民党总裁,重新挑选首相候选人,由石破茂担任看守内阁首相,直到新的首相当选;

第三,自民党和在野党互不相让,日本国会进入无休止的妥协谈判和投票阶段,最终结果很有可能是各大党派的席位全部洗牌。

不论哪一种情况,最大输家都是自民党,过去看不上的小党派现在却能决定日本政坛的走向,这让他们很难受却又无力改变。10月15日是日本国会选举的时间,让我们静待局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