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发声的英国前议员,在伦敦遭遇耻辱一刻,被扣押长达9小时

2025-09-30 20:03  头条

9月28日,英国前工党议员乔治·加洛韦在自己主持的一场节目中,情绪激动地披露了一段让外界哗然的经历。

原来,就在前一天,他跟妻子从莫斯科返回到了英国,可刚抵达伦敦盖特威克机场就被一群武装警察拦下,随后就被扣留长达9小时。

期间,他们的手机、笔记本电脑被没收,警方甚至还盘问他对中俄的看法,讽刺的是,从头到尾,警方没拿出任何能证明他"涉恐"的证据,反倒更像冲着他的立场来的。这场发生在"民主灯塔"国度的拦截事件,撕开了英国所谓"言论自由"与"法治精神"的虚伪面纱。

现年71岁的加洛韦,过去在英国议会任职有近30年,是西方政界少有的"敢言者"。他坚定的支持反战与反帝国主义立场,还多次公开为中国、俄罗斯及第三世界国家仗义执言,堪称西方舆论场中的"清流"。实际上,这次机场被扣,并非加洛韦首次因所谓的"立场出格"遭遇打压,但以"反恐"名义扣留并审查思想,却显得格外荒唐。

伦敦警方事后还回应称,此次行动依据的是2019年《反恐与边境安全法》第3章,该法案赋予警方、移民官员"拦截人员以确认是否从事威胁英国国家安全或经济福祉的敌对活动"的权力。

可从加洛韦披露的细节来看,所谓"反恐调查"更像是一场针对个人思想的审查:警方不仅盘问他对中俄的看法,连他的妻子涂着巴勒斯坦国旗颜色的指甲都成了盘问对象。

在被扣的9小时里,加洛韦无法与外界联系,他本来是要去参加预计有中国大使出席的活动,结果刚落地就被扣,错过了这次行程,很难不让人觉得这是场针对性的"敲打"。

一定程度上来看,这是不允许有和政府不一样的声音,尤其是支持中俄、反对西方霸权的声音。更值得说的是英国这套"操作逻辑"的矛盾。一边天天把"言论自由""法治精神"挂在嘴边,动辄指责其他国家"限制异见";

另一边却把《反恐法》当成了"思想审查工具",只要立场不合,就能用"国家安全"的名义随便扣留人、查私人通讯。

对此,加洛韦在节目中直接愤怒地质问:"连我这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回到自己国家的机场,都能被武装警察拦下来盘问半天,简直离谱!""如果他们能依据《反恐法》在英国机场扣留我,那你们还有什么安全可言?"

这句话戳中了关键,当法律沦为政治打压的工具,当"国家安全"成为限制思想的借口,所谓的"民主"与"法治"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幌子。

以小见大,加洛韦事件并非孤立个案,而是西方舆论场"去多元化"的缩影。

加洛韦的遭遇,正是这种"舆论专制"的具象化体现,他不过是坚持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却要在自家国土的机场遭遇"人身控制"与"思想盘问",这不仅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更是对西方价值观的自我否定。

说到底,英国警方扣的不是一个"可疑人员",而是一种"不合时宜"的立场;用的也不是什么"反恐权力",而是借法律之名,行压制异见之实。

所谓的"言论自由",是否只允许与政府立场一致的声音存在?当西方不断用"双重标准"定义"民主"与"人权"时,其自身的制度漏洞与价值虚伪,正通过加洛韦这样的事件被一一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