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永灵:叙利亚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拉成功“洗白”(5)

2025-11-13 13:21  头条

若无法解决能源问题,可能重蹈阿萨德的覆辙。

但油田区在库尔德人手中,他们不听号令,背后又有美国人撑腰,朱拉尼能采取的办法不多。困境之下,俄罗斯送来一批原油,堪称雪中送炭。

10月28日,一架俄罗斯的安- 124运输机,在赫梅米姆空军基地降落。

这是半年来,俄军运输机第一次在叙利亚境内起降,两国的军事合作正在恢复。

只要满足俄罗斯的利益诉求,普京不在乎谁是叙利亚总统。

能抱上俄罗斯这根大腿,即便和以色列交恶,朱拉尼政权的安全也多一分保障。

显然,朱拉尼的策略是,在美俄之间辗转腾挪,不彻底倒向任何一方。通过平衡术,让美俄两国都认可其合法性,实现自身的"洗白"。

只不过,钢丝注定不好走。

朱拉尼想"走钢丝",但难就难在,这条钢丝很不稳定,被各方不断拉扯着。

向美国示好,向俄罗斯开放基地,看起来能在两国之间找到共同点,然而,美国对叙利亚的诉求,是其成为制衡土耳其、隔离伊朗的棋子。

而俄罗斯,要的是地中海东岸的势力范围,美俄的诉求从根源上就存在冲突,朱拉尼夹在中间,既不能完全满足美国的要求,也无法彻底令俄罗斯满意。

更残酷的是,周边全是地缘漩涡,以色列极端派的扩张欲、土耳其的领土野心,不会因为朱拉尼的让步而收敛,反而会更加肆无忌惮。

美国几乎是无条件支持以色列的,俄罗斯也未必会为了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全力支持朱拉尼。

毕竟,俄罗斯大部分资源,得优先投入乌克兰战场。

同时,朱拉尼阵营内部,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比如,新组建的叙利亚陆军第84师,许多成员,是"东伊运"成员。

陆军第133师的师长,是臭名昭著的阿布·穆罕默德·图尔克斯坦尼,也是"东伊运"成员。

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使得俄罗斯在短期内,难以完全信任朱拉尼。

以色列、土耳其两个地区强国,也不一定会撕破脸。

《以色列时报》报道,今年5月,以色列和土耳其达成了一项协议,同意设立一条热线,防止两国军队在叙利亚境内发生冲突。

同时,以色列方面,对土耳其军队部署在叙利亚北部,持开放态度。

作为交换,以色列军队将部署在叙利亚南部。至于中部,双方都不能染指。

说难听点,两国事实上在叙利亚划分了势力范围,土耳其拿北部,以色列拿南部,中部作为缓冲区。

接下来,不排除两国保持默契,一起"消化"叙利亚。

说到底,朱拉尼"走钢丝"只是一种无奈。

他没有能力让美俄为自己调整战略,也没有办法让以色列、土耳其停下扩张的脚步,所谓"平衡",不过是在各方压力下的临时妥协。

在各国的拉扯下,钢丝一直在左右摇晃,朱拉尼及其背后的叙利亚,随时可能掉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