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风险高
日本东京大学针对胃癌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38.4%的人吃饭太晚或时间不规律。
!
影响睡眠
胃肠被迫"加班"直接影响睡眠,导致入睡困难或多梦、浅眠甚至失眠等问题,时间久了让人无精打采,甚至导致记忆力衰退、神经衰弱等。
!
结石病高发
进餐后4~5小时是人体的排钙高峰时段,晚餐吃太晚,当排钙高峰到来时人们已经入睡,尿液不能及时排出,尿中大量的钙就会沉积下来,久而久之可能形成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结石。
!
情绪易失控
饥饿感容易让人情绪失控、失去耐心,遇事容易急躁,控制不住地想要吵架、训斥别人。
!
易出事故
吃饭太晚往往意味着饿得太久,可能导致低血糖,这对大脑功能损害很大,会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犯错和出事故。
一日三餐各有推荐时刻表
调节机体功能的昼夜节律及相应时段各种激素的分泌,决定了一天中什么时候吃东西更好。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者总结了激素分泌与进食时间的关系:
饥饿激素
饥饿激素按脉动节奏分泌,一天中有三个分泌高峰--上午8点、下午1点和傍晚6点。在分泌高峰时,人的食欲和食物摄入量会增加。因此,人们惯在这三个时间段进餐。
脂联素
脂联素是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的重要调节因子,能够增加葡萄糖利用和胰岛素敏感性,最重要的是加快能量代谢分解,防止脂肪堆积。
它的分泌时间最长,从上午10点延续到晚上8点,上午11点为分泌高峰。
如果在晚上8点后大量进食,会因为缺少脂联素参与糖和脂类分解代谢,更易形成脂肪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