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左氧氟沙星 跟腱断裂#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让不少人心头一紧,也有网友质疑:"这种药物的副作用是不是被夸大了?"
浙江医院骨科中心副主任顾增辉主任医师坦言:"从业20多年,我遇到过1例患者明确因服用左氧氟沙星导致跟腱断裂。"这位72岁的男性患者因尿路感染服用该药一周后,虽然感染症状改善,却突感右脚跟剧痛。经检查确诊为跟腱断裂,不得不接受两个多月的石膏固定治疗。
但其实,这种常用抗生素(俗称"沙星类")的肌腱损伤风险虽客观存在,但总体发生率并不高,科学认知+合理用药就能有效防范。
今天咱们就来说清楚:它为何影响跟腱?哪些人需警惕?家中备药如何更安全?
01
抗菌药为何会伤跟腱?
不是"攻击",而是"误伤"
左氧氟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能精准破坏细菌的DNA复制。但人体肌腱中的胶原蛋白和细菌DNA有些结构相似点,导致药物可能"误伤"自身组织。
具体"误伤"分三步:
拆解支架: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分解维持肌腱强度的胶原纤维;
断供能源:减少跟腱周围血流量,导致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不良;
细胞毒性:诱发氧化应激,直接损伤肌腱修复细胞。
就像年久失修的橡皮筋,肌腱逐渐变脆,突然发力时就易断裂。
药物安全无小事。早在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对左氧氟沙星说明书增加黑框警告,并对"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项进行了修改。除左氧氟沙星外,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沙星"家族成员均有类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