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韩媒感叹"中美冲突火花四溅,韩国遭殃!"的论调,实际上是并不混准确,因为韩国遭到中方的制裁,绝不是"殃及池鱼",而是主动参与了对华限制行动,结果也由自身承担。
而韩国造船业的噩耗还不止于此。同样就在10月14日当天,新西兰政府又宣布,将原本由韩国企业建造的两艘大型渡轮的订单,交给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船国际。
新西兰铁路部长彼得斯还盛赞了中企的造船能力,称这是"最好的交易",中国是"有能力的造船者",让他们"对渡轮升级计划抱有高度信心"。
为什么新西兰作为美国盟友,却选择了中国造船技术呢?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韩国自身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出了问题,根本无力承担这样的新型渡轮的升级订单,这其实只是韩国造船业走下坡路的冰山一角。

可以说,一个造船业空心化的美国与一个造船业下滑的韩国,如果选择通过限制第三方发展来维持优势,最终只会加速自身竞争力的流失。
国际合作的潮流正在改变,市场正在用选择告诉所有国家--真正的竞争来自实力,而不是封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