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亲眼见证,谁能想到朱时茂这个在春晚舞台上段子信手拈来、只手遮天的老喜剧人,居然也会栽在骗子手里?
娱乐圈真是风水轮流转,今天是他,明天可能就是你隔壁家叔叔。
说起来,"反诈大使"刚官宣没多久,朱时茂就演了一出"反诈翻车现场",连网友都忍不住调侃:大使这职位是不是剧组发的道具证?
事情是这样,朱时茂刚接到反诈任务,没两天就被"熟人"以借钱名义套路了两次。
第一次被骗两千,第二次差点又五千飞走。
说真的,这剧情比春晚小品还离谱,网友都快把评论区变成段子大会:"朱老师的戏,现实比舞台还精彩!"更炸裂的是,骗子居然用刘金山的身份来套钱,还专挑圈内"老哥们"的关系下手--你以为熟人好说话,没想到AI都能仿声,骗子细腻得连称呼都研究透了。
朱时茂一时大意差点又中招,幸亏他突然警铃大响,发现"刘金山"叫自己"老哥",而不是一直的"茂哥",这才及时打电话求证,才没让钱袋子扎漏。
这波诈骗不仅让朱时茂自嘲"智商打脸",更把刘金山无辜卷入,连拍戏期间都被导演关心是不是缺钱。
你说这娱乐圈,戏里戏外傻傻分不清!
事情一曝光,网友瞬间站队:有人调侃朱老师"人设崩塌",有人心疼刘金山成了"全民关怀对象",还有人拿去对比最近的圈内翻车,比如那次贾玲玩梗被骗转账,或者秦岚半夜被粉丝冒充助理骗了微信红包。
圈里圈外,大家都知道,现在骗子手段真的卷得让人目瞪口呆。
调侃归调侃,朱时茂没把这事当啥丢脸的小事,反而自嘲是"花钱买教训",转头开直播给网友上课教防骗。
现场网友刷屏:"朱老师,这波反诈素材你春晚能用不?"不得不说,这种自嘲式公关,比那些翻车后玩失踪的明星强太多。
毕竟娱乐圈塌房的事儿,谁都怕,谁都难保。
你看这两年,AI技术卷得飞起,连一些流量小花的语音都能被仿冒,粉丝群里三天两头喊"注意转账安全",但真正轮到自己,还是容易被套路。
有人说钱多就是好,被骗了几千也不心疼,其实未必。
朱时茂后续在直播里说的那句:"不管是谁,让你转钱,永远得多留一根弦。"直接点醒一众粉丝,甚至有网友提议在圈内搞个"暗号",借钱先对口令,玩得比谍战片还紧张。
银行这边也跟进了,转账延迟到账成了热门功能,仿佛全社会都在防着被AI和骗子轮番收割。
朱时茂那天和孙子孙女一起看阅兵,祖孙三代其乐融融。
有人觉得这才是娱乐圈最温暖的画面,"被骗的痛苦瞬间被娃的笑容治愈",评论区一片感叹:老哥这波不亏,提醒了大家,也收获了家人的陪伴。
说到底,娱乐圈的风浪从来不只是八卦和流量,更多的是人性的试探和守卫。
被骗子盯上可能是名气的副作用,能自嘲自救才是真本事。
现在朱时茂成了"反诈活教材",每次直播都能甩出一堆防骗绝招,有人调侃他"退休转型教防骗,圈内第一人"。
其他圈内人也纷纷表示要学习,毕竟谁都不想被加个微信就破财。
你看这波事件余震未停,网友已经在讨论下一个易受骗对象是谁,是不是该给每个明星配个"防诈助理"?
其实娱乐圈里被骗的事儿太多了,前有主持人被骗签合同赔上房子,后有歌手助理被假冒公司骗走新专辑版权。
每年总有人踩坑,大家嘴上说不可能,心里怕得要命。
圈里一句话最扎心:"别以为自己是主角,骗子永远在看你演戏。"朱时茂的翻车,正好给所有人敲了警钟:金钱虽不是万能,但安全感值千万。
最后还是那句话,娱乐圈的瓜再大也绕不掉现实的坑。
谁都想做舞台上的主角,可生活里还是得多留几个心眼。
下次你要是收到了"熟人"的借钱信息,记得先打一通电话,或者直接约个视频。
毕竟这个世界,有时候戏比生活简单,生活比戏更难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