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右翼保守派政治活动人士查理·柯克(Charlie Kirk)在犹他州一所大学演讲时遇刺身亡。作为其亲密政治盟友和私人密友,美国总统特朗普下令全美降半旗致哀。
路透社报道称,柯克之死,让许多美国保守派人士怒火中烧,纷纷将袭击归咎于自由派。在枪手身份尚未查明时,包括特朗普在内的许多知名右翼人士,都将此次事件定性为"左翼针对保守主义发起的更广泛攻击"的一部分。而民主党人则集中于谴责枪支暴力,"左右互搏"再次暴露了美国日益加深的巨大政治分歧。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0日,美国犹他州奥勒姆,一段视频截图显示,右翼青年活动家、网红查理·柯克在犹他谷大学的一次公开活动中发表讲话,几分钟后他被枪杀。 视觉中国
保守派人士炸锅,马斯克:左翼是谋杀政党
过去,特朗普就常将政治对手叫做"极左疯子",并宣扬对方对美国构成生存威胁的言论。枪击事件后,他继续将事件原因归咎于自由派"过激言论"的作用。
在自创社媒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发布的视频中,特朗普表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最仇恨、最卑鄙的方式妖魔化那些与你意见相左的人,暴力与谋杀正是这种行为酿成的悲剧苦果。"
他还将柯克之死与自己去年遭遇未遂暗杀相联系,誓言将采取进一步行动以打击政治暴力。
负责政策事务的白宫办公厅副幕僚长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紧随其后,也在社媒X上发文写道,"美国失去了一位最伟大的捍卫者……现在,我们所有人都必须致力于击败将夺走查理生命的邪恶势力。"
发出批评的还包括对特朗普影响力极大的极右翼活动人士、阴谋论爱好者劳拉·卢默(Laura Loomer)。她直接呼吁特朗普政府"全力打击左翼势力",还称"每一个资助暴力抗议的左翼团体都应该被毫不留情地取缔、起诉"。
离开白宫后、有段日子没掺和美国政治的亿万富翁马斯克,则密集发表了言辞更为直白的贴文。
看到风投巨头红杉资本的合伙人肖恩·马奎尔(Shaun Maguire)写到"左翼十多年来一直宣扬右翼暴力的威胁,但现在危险来自左翼"后,他转发并回复道,"左翼就是谋杀政党"。
马斯克的这一说法呼应了共和党盟友的普遍观点。后者相信民主党人的言论及左派媒体的叙事长期以来加剧了对保守派人物的敌意,鼓励了针对保守派实施暴力的氛围。
这也让自诩"民族主义者"、拥有近70万X粉丝的右翼评论员迈克·切尔诺维奇(Mike Cernovich),放下两人在移民问题上的争执,附和马斯克称,"不只是'左翼',还有资助他们的人,比如索罗斯、比尔·盖茨和(领英联合创始人)雷德·霍夫曼。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认为,一个被煽动性宣传洗脑的老糊涂蛋,是今天这起事件的真正责任人。"马斯克对此回应称,"确实如此。"
马斯克还点赞了另一条帖子,该帖子称:"左翼主流媒体,以及(加州州长)纽森等声称'特朗普计划当独裁者'的人,制造了对右翼人物的恐慌氛围,这种氛围可能会让无数情绪不稳定的人变得激进,进而实施政治暴力。"
众议院哀悼闹剧:两党议员对骂
拥枪的柯克死于枪杀。面对如此讽刺一幕,民主党人的回应则显得更为克制,他们既普遍谴责政治暴力,也再次呼吁出台更严格的控枪法案。
在马斯克发表上述言论之际,包括美国前总统拜登、前副总统哈里斯、国会众议院少数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加州州长纽森在内的民主党核心人物,均发表声明谴责此次袭击,并宣称无论是政治暴力,还是枪支暴力,在美国都不应有立足之地。
前总统奥巴马也在当天发声,"我们尚不清楚枪击并杀害查理·柯克的凶手动机为何,但这种卑劣的暴力行为不应存在于我们的制度中。"
目前活跃于控枪组织的民主党前议员加布里埃尔·吉福兹(Gabby Giffords)也强调,社会存在政治分歧是常态,但不能让美国"沦为一个用暴力解决分歧的国家"。
吉福兹自己就是枪击案的受害者。2011年她在一场竞选活动中遭枪击,头部受重伤,还因此患上语言障碍,最终不得不退出众议院。
唯一的例外是伊利诺伊州州长普里茨克(JB Pritzker)。最近一段时间,他与特朗普就向芝加哥派驻国民警卫队一事吵得不可开交。
谈到这起枪击案,普里茨克直接将政治暴力的诱因指向特朗普。他对记者说:"这种情况必须停止。我认为国内有人在煽动暴力,总统的言论就经常在煽动暴力。"
更大的分裂则发生在国会。
综合福克斯新闻网、《国会山报》等报道,当地时间周三,美国众议院共和党籍议长迈克·约翰逊在众议院议事厅带领众人为柯克默哀,随后他允许科罗拉多州共和党众议员劳伦·博伯特(Lauren Boebert)发言。
博伯特哽咽着提到,"无声的祈祷只会换来无声的结果",然后她询问众人,"有谁能带领我们为查理和他的家人大声祈祷一下……"
紧接着,现场爆发出明显的不满呻吟与叫喊声,默哀仪式随即演变成一场争吵与指责。约翰逊多次敲击议事锤,大喊"保持秩序!"
现场视频截图
据一名在场议员透露,当时有民主党人质疑,为何其他涉及非知名人士的遇害事件没有得到同等的关注。他们认为批准博伯特的祈祷提议,"违背了众议院常规流程"。
据美国Axios新闻网站报道,众议院行政委员会少数党领袖、纽约州民主党众议员乔·莫雷尔(Joe Morelle)对此解释道,"即便是为逝去的议员,我们也不会在议事厅专门举行祈祷仪式。"
"我们有一套对所有人都适用的流程…… 一旦打破流程、搞特殊化,就会引发不安,我认为当时的情况正是如此",他补充道。
综合"政客新闻网"报道,在约翰逊猛敲议事锤,试图平息事态时,佛罗里达州共和党众议员安娜·保利娜·卢娜(Anna Paulina Luna)又突然起身,朝民主党议员大喊"都是你们(的仇恨言论)造成的!",言语中还夹杂着脏话。
卢娜曾在柯克创立的全美最大保守派青年组织"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中担任拉美裔事务负责人。
这引起了民主党人更大的反应。负责枪支暴力预防工作组的康涅狄格州众议员贾哈纳·海耶斯(Jahana Hayes)随即高声回骂,"那你通过控枪法案啊!"
两年前,美国国会艰难通过了30年来第一项全面的枪支管制法案。不过,虽然这项两党法案弥补了法律漏洞,加强了背景调查,但对遏制枪击事件仍然收效甚微。
"美国政治分裂加剧"
路透社认为,发生在美国众议院的这出闹剧,深刻展现了一个国家因政治仇恨而分裂的现状。两党激烈争辩,意味着柯克之死只会进一步加深美国本已巨大的政治分歧 ,正如去年两起针对特朗普的暗杀未遂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报道感慨道,自2001年的"9·11"恐袭事件后,美国已近25年未有因悲剧而实现全国团结的时刻。美国正经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为持续的政治暴力时期。自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暴力冲击国会山以来,光是路透社记录到的,就有多达300多起政治动机的暴力行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社会学教授露丝·布劳恩斯坦(Ruth Braunstein)长期研究美国右翼群体。她认为,此次枪击事件可能会加剧美国本已紧张的政治局势。
布劳恩斯坦说,"从个人层面看,这显然是一场悲剧;但从政治层面看,它确实有可能进一步点燃本已过热的政治环境。这种可能性真实存在,风险也真实存在。"
枪支暴力防治组织"布雷迪" 的首席政策官克里斯蒂安·海因(Christian Heyne)则呼吁两党在控枪问题上寻求共识。该组织以前白宫新闻秘书詹姆斯·布雷迪(James Brady)的名字命名,他在1981年针对共和党总统里根的暗杀行动中遭枪击受重伤。
海因在社交平台BlueSky上发文称,"枪支暴力不会区分党派身份,它不分青红皂白,最终受损失的永远是美国民众。我们知道改变是可能的,必须停止空谈'阵营对立',共同努力构建更安全的未来。"
内华达州民主党众议员苏西·李(Susie Lee)对Axios新闻网站表示,这起事件 "提醒我们,必须给这个国家的政治热度降降温"。她指出,"政治暴力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恐慌,而那样的激烈对抗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
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蒂利斯(Thom Tillis)也试图缓和局势。他表示,柯克之死不应成为进一步引发冲突的借口。
蒂利斯在采访中说,"任何鼓励以激进方式回应此事、而非通过文明对话解决问题的人,都要为柯克及其他受害者的死亡承担一定责任。"
然而,两党中可能很少有人会听从蒂利斯的呼吁。这位资深政客已宣布不寻求2026年第三次连任,将于明年1月任期结束时正式退出政坛。作为唯二反对特朗普"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的共和党参议员,他近来遭到特朗普阵营的疯狂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