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到底了没?将如何最终实现着陆?解析

2025-08-06 10:43  头条

近期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中国房价到底了没有?这不仅牵动亿万家庭的财富神经,更深刻影响宏观经济复苏进程。我的核心观点很明确:市场整体尚未见底,但距离最终企稳(约2026年下半年)已走过大半路程。未来一年,将是置换改善与刚需上车的宝贵窗口期。

过去:盛宴与转折

红利时代驱动: 房改启动、人口红利(年轻化、高生育)、城镇化初期(低住房面积)共同缔造了地产狂飙。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年均增速惊人,产业链一度贡献GDP约17%。

杠杆狂欢: "房价永涨"信仰下,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14年约30%飙升至2023年近69%,远超合理速度。房贷余额突破第一个10万亿用了16年,突破第二个仅3年。

泡沫积聚:房价(尤其2016年后)暴涨,导致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率长期显著低于30年期国债收益率(无风险收益参照),最高利差近150个基点,显示估值严重偏离基本面。

现状:深度调整与分化初显

超长深度回调:2021年见顶后,楼市经历了商品化以来最长、最深调整。量价指标普遍回落至多年前水平(如销售面积倒退15年,开发投资倒退9年)。

普跌已成现实:70城新房价格连降39个月,二手房连降41个月。47个核心城市房价中位数较高点回撤32.7%。京沪广深港房价普遍跌回2016/2017年水平。

关键指标揭示空间: 当前(2025年7月),一线城市平均租金回报率(1.93%)仅略高于30年期国债收益率(1.86%),利差仅7个基点。参照国际成熟市场(租金回报率通常需高于国债收益率80基点以上,结合国情我们取60基点),这意味着房价仍有理论回调空间,才能达到新的均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