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8月6日,菲律宾参议院以19票赞成、4票反对将针对副总统莎拉的弹劾诉状归档。这一结果让外界目光再次聚焦菲政坛博弈。
这场博弈的起点可追溯至2022年。当年马科斯与莎拉搭档参选正副总统,以压倒性优势获胜,却没想到合作的裂痕会来得如此之快。两人关系急剧恶化后,政治场上的角力逐渐公开化。今年2月,莎拉遭遇众议院弹劾,案件随后移交参议院审理,按照规则,弹劾案需获得参议院三分之二席位支持才能通过。彼时,不少人认为这可能是马科斯阵营削弱杜特尔特家族势力的关键一步。
但局势的发展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7月底,菲律宾最高法院作出裁定,因弹劾程序违宪,终止现阶段针对莎拉的弹劾程序。最高法院指出,众议院在正式弹劾莎拉前,一年内已收到三次弹劾指控,且未采取行动,这三次指控被视作"终止或驳回"。而菲律宾宪法明确规定,"一年内不能对同一名官员发起一次以上弹劾程序",因此当前弹劾案违反宪法,后续对莎拉的弹劾指控最早需从2026年2月6日起提出。值得注意的是,最高法院十多位法官中,多数是在杜特尔特2016年至2022年执政期间任命的。
最高法院的裁定为莎拉的处境带来转机,而参议院的投票结果更是进一步巩固了这一趋势。尽管参议院理论上仍有可能进行审判,但19票赞成归档、4票反对的结果,让这种可能性大幅降低。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蒂托·索托作为投反对票的4人之一,直言将弹劾条款归档意味着弹劾程序"已死"。
就在弹劾案出现重大转折的同时,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影响力在其他方面也有所显现。今年5月的菲律宾中期选举中,莎拉及其所在阵营取得不错成绩,这一结果直观展现出杜特尔特家族在菲律宾政坛依旧拥有不可忽视的力量。马科斯在中期选举后表态,愿意与前总统杜特尔特家族和解,这一态度的转变,被视作对杜特尔特家族势力的重新考量。
不过,杜特尔特本人的处境仍牵动着局势走向。目前他被羁押在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院,今年3月在马尼拉国际机场被捕。此前,国际刑事法院第一预审分庭批准了他提出的请求,允许在法院暑期休庭期间延迟提交补充材料。他的律师也曾申请让其恢复有限自由,前往一个有担保的第三国。但国际刑事法院已确认,原定9月23日的听证会日期维持不变,留给杜特尔特应对的时间已然不多。
更让杜特尔特阵营感到压力的是,马科斯政府似乎在采取行动削弱其周边力量。7月,菲律宾总统府执行秘书贝尔萨明公开表示,若国际刑事法院或国际刑警组织发出通缉令,菲律宾政府将逮捕曾在杜特尔特政府"禁毒战争"期间担任国家警察总长的参议员德拉罗萨。德拉罗萨是杜特尔特的心腹,此举被解读为马科斯意图对杜特尔特家族势力"斩草除根"。
面对这样的局势,作为杜特尔特家族当前在政坛的核心人物,莎拉的动向备受关注。此前,她一度"下落不明",直至本月15日现身科威特机场,与当地菲律宾侨民握手拍照。这已是她年内第十次出国,到访过日本、马来西亚、卡塔尔、澳大利亚、韩国等多个国家,唯独未前往杜特尔特所在的海牙。她对外称出国是为"讨论侨民关心的问题",但菲律宾总统府发言人卡洛斯对此提出批评,称马科斯在国内处理腐败问题时,副总统却在忙"私事",甚至指责其出国是为"抹黑"马科斯。
莎拉频繁出国的背后,是她在权力格局中的微妙处境。她已辞去教育部长等内阁职务,还被马科斯从国家安全机构除名,如今虽是副总统,却无实权在手,留在马尼拉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而她与马科斯的矛盾早已公开化,马科斯治下的菲律宾局势又难言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国成了她与马科斯政府进行切割的一种方式。
从当前局势看,莎拉的反击已初见成效。弹劾案被搁置,意味着她暂时摆脱了直接的政治危机,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巩固自身势力上。而马科斯阵营在弹劾案上的失利,可能会让其内部出现动摇,也会让外界对其掌控局势的能力产生质疑。
2028年菲律宾大选的背景,让这场政治博弈更添张力。由于宪法规定总统任期为6年,马科斯将无缘2028年总统选举,而莎拉被视为下届总统的热门人选。若此次弹劾案中莎拉被定罪,她将彻底失去参选资格,因此这次弹劾案的搁置,对她而言不仅是摆脱危机,更是为2028年大选扫清障碍的关键一步。
政治分析人士卡洛斯·康德认为,杜特尔特家族通过近期的一系列事件再次"秀肌肉",表明他们仍有赢得2028年大选的人力和资源。而赢得大选,被视作将杜特尔特从海牙引渡回国的重要途径。
当然,局势的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马科斯政府并未完全放弃对杜特尔特家族的压制,众议院在8月4日就曾向最高法院重新提交审议动议,试图推翻其关于弹劾案违宪的裁决。菲律宾民众的态度也在分化,8月6日参议院外围绕莎拉弹劾案发生的抗议活动,就反映出民意的分歧。但不可否认的是,杜特尔特家族正迎来一个关键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