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路透社等报道,特朗普正在起草行政令,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由中国制造的船只征收最高150万美元的停靠费。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在周一举行听证会。专家分析,它带来的冲击将比征收关税还要剧烈,"综合来看,这就是贸易末日"。
特朗普拟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停靠费 美业内高管齐反对
为重振美国造船业,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对所有停靠美国港口的在中国建造或有悬挂中国国旗船舶的船队收取停靠费用,最高达 150 万美元。
美东时间 3 月 24 日,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就收费问题举行的公开听证会上,不少美国船舶行业高管都表示,特朗普此举反而会适得其反,该计划依赖对与中国有关联的船舶征收费用,这一做法将对美国本土船舶运营商、出口商以及相关就业等造成冲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日前已经重申,征收港口费、对货物装卸设备加征关税这一类的措施损人害己,推高全球的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也会增加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损害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最终也无法振兴美国的造船业。
特朗普政府计划征收高额停靠费
特朗普政府此前表示,他们计划对在中国建造或注册的船只征收港口停靠费,每艘停靠美国港口船只的费用可能高达 300 万美元。特朗普政府扬言,这些费用将遏制中国在公海上日益增长的商业和军事主导地位,并促进美国船舶业的发展。
这项行政令源自于日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的提议,该部门于去年 4 月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 "不公平经济行为" 发起了 301 调查。USTR 于 3 月 24-26 日就征费问题举行公开听证会,目前还在收集公众意见。
听证会将讨论该计划的三种收费方案:第一种是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按次征收,第二种则根据运输船队中中国制造的船舶的比例来征收,第三种则取决于运输公司未来订单中中国船只的比例。
特朗普政府还计划把赚来的钱 "反哺" 给年久失修的美国商业造船业。他们称,包括税收优惠在内的一系列政府激励措施将使美国造船厂从中国、韩国和日本造船厂中夺回订单,美国出口商还必须使用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运输货物,这一比例在 7 年内将从几乎为 0 上升到 15%。
USTR 宣称,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 "创造优势并消除" 中国在海运业的主导地位。
美行业高管:此举将适得其反
然而,特朗普的这一想法却在美国海运业掀起了巨大的反对声,因为它严重损害了美国航运公司及其客户的利益,甚至可能威胁这些公司的生存,而这些公司正是特朗普想要振兴的造船业的上游需求来源。
美国最大的国际海运公司 Seaboard Marine 的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冈萨雷斯(Edward Gonzalez)3 月 24 日在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听证会上表示,"如果振兴美国造船业的努力无意中摧毁了美国本土的航运企业,那将不符合国家利益。"
美国船舶运营商们表示,如果对与中国有关联的船舶收取费用,将促使更多美国货物转向拥有资源的外资海运公司,因为后者有能力更好地应对这种变化。
美国航运商会首席执行官凯西・梅特卡夫(Kathy Metcalf)表示,更换现有的中国制造的船舶并不像拨动电灯开关那么简单,惩罚中国的同时也惩罚了美国的海运系统,这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由于美国对船舶停运收费计划的不确定性,美国农产品出口商在预订 5 月以后的船只方面已经遇到了困难。美国大豆协会董事会成员迈克・科恩(Mike Koehne)表示,"我确实要求,你们寻求发展美国造船业的任何努力,都不要以牺牲农民的市场准入为代价。"
美国鞋类和服装协会负责政策的高级副总裁内特・赫尔曼(Nate Herman)表示,美国服装鞋类产业高度依赖进口,如果收取港口费,将导致美国工人失业,美国进出口成本上升,以及美国消费者面临的商品短缺和价格上涨。他引用了几家贸易组织的一项新研究,该研究显示,特朗普政府计划的船舶停运费用将导致美国出口下降近 12%,GDP 下降 0.25% 。赫尔曼说,"辛勤工作的美国家庭无法承受价格进一步上涨和产品短缺的后果,美国制造商和农民也无法承受失去更多出口市场的后果。"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在 3 月 26 日的听证会上听取更多意见,然后根据不公平贸易行为法最终确定提案。
中国造船业竞争力强劲
近年来,中国造船业迅猛发展,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000 年,中国造船完工量仅占全球约 6%,到 2010 年升至 43%,2024 年进一步突破 55%。以载重吨计,中国造船业规模已超过韩国和日本总和,目前全球交付的一半以上货运船只由中国船厂制造。2024 年,韩国与日本获得的全球订单量分别为 17% 和 4.6%,远低于中国的近 70%。
中国造船业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能够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交付速度快且价格具有竞争力。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按吨位计算,中国目前生产的货船占全球现役货船总量的一半以上,而美国造船厂 2024 年仅建造了全球 0.01% 的货船。
世界各大船队中,中国制造的大型船舶广泛存在。希腊作为全球最大船东国,其船队里中国建造的船舶数量已占主导地位:2023 年至 2024 年一季度,希腊船东共订造 401 艘新船,其中 266 艘在中国船厂建造。德国、挪威、英国等欧洲船队对中国船舶的采购呈现 "高端化" 趋势,比如欧洲船东新接绿色船舶订单中,45% 来自中国。
无论是运输集装箱还是输送石油、煤炭和各种散货,中国制造的船只在全球贸易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离开中国制造的船只,全球贸易将受到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