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导弹驱逐舰抵达特多,逼近委内瑞拉

2025-10-29 13:13  头条

最近加勒比海那边动静不小,10月26日两件事凑一块儿,看得人心里发紧。

美国格雷夫利号驱逐舰带着300名士兵,停在了离委内瑞拉仅11公里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港口,摆明了近距离施压。

另一边,俄罗斯瓦格纳集团的飞机从北非绕路,悄悄降落在委内瑞拉首都,美军压境、俄军援兵到,局势本就紧张,美国官员却突然说"马杜罗该逃往中国"。

对峙升级的24小时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与委内瑞拉隔帕里亚湾相望,最近处仅11公里,美军选择在此驻军,无异于把尖刀抵在了委内瑞拉的家门口。

格雷夫利号并非孤军奋战,五角大楼早在10月24日就宣布,将福特号核动力航母打击群调往南方司令部责任区。

算上此前部署的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和海军陆战队第22远征队,美军在该区域的兵力已突破1万人,作战序列包含8艘军舰、1艘核动力潜艇及多架战斗机。

更有B-52轰炸机多次抵近委国沿海侦察,这是近年来美国在拉美展现的最强军力姿态。

美军对外宣称行动目的是打击跨国毒品犯罪,但这一借口早已站不住脚。

委内瑞拉副总统罗德里格斯揭露,自9月以来美军已在周边海域击沉10艘所谓"运毒船"、打死40余人。

可美国缉毒署的报告却明确显示,委内瑞拉并非流入美国毒品的主要来源地,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藏不住美国的真实野心。

正如委方多次指责的那样,美国是想通过军事威胁在委策动政权更迭,延续其在拉美地区的军事扩张传统。

翻开历史,美国中情局曾多次在拉美导演政变,1954年推翻危地马拉阿本斯政府,1973年支持智利皮诺切特政变,这些黑历史让拉美国家对美国的军事存在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就在美军军舰停靠西班牙港的同一时刻,瓦格纳运输机的降落彻底搅动了局势。

这架飞机的航线透着蹊跷,它绕开所有与美国有关的空域,从亚美尼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辗转而来,显然经过精心规划。

虽然机上货物未公开,但结合俄委近期动态,外界普遍认定载有无人机、反坦克导弹、电子战设备,甚至新一批雇佣兵。

这并非俄罗斯首次援委,2019年美军威胁委国时,俄军曾直接运送大量武器迫使特朗普叫停行动。

如今俄罗斯因俄乌战争精力有限,选择瓦格纳这种代理人模式,既能避免与美军正面冲突,又能凭借其丰富实战经验支援委方,堪称俄乌战争背景下俄罗斯对外干预模式的转型标志。

马杜罗的抵抗与美方的算计

面对美军的步步紧逼,委内瑞拉并未选择妥协,而是展开了全方位防御。

10月23日,委内瑞拉沿海五个州启动独立海岸200防御演习,重点守护帕尔马索拉、埃尔帕利托炼油厂、卡贝略港等六个战略地点。

10月26日,马杜罗政府又发布公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加设700个战略要地加强海岸防御。

马杜罗在电视讲话中直言,委内瑞拉拥有5000枚俄制便携式防空导弹,同时通过动员地方军队和民众,重点保护石油化工、电力电信等重要设施,构建起全民防御体系。

这让美国直接发动空袭的风险大幅增加,毕竟一旦陷入地面战争,对尚未解决俄乌冲突的美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更让美方破防的是,委方直接挫败了一场潜在的"假旗行动"。

10月27日,委内瑞拉安全部门宣布拘捕一支与中情局直接联系的雇佣兵小队,指控其正策划在特多或委境内制造袭击,再嫁祸委政府为美方干预提供借口。

这种场景,早已在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上演过太多遍,只是这一次,马杜罗政府提前识破了阴谋。

美方的军事施压未能奏效,便转而发动心理战,共和党籍参议员里克·斯科特公开放话"马杜罗时日无多,应考虑逃往俄罗斯或中国"。

这番言论看似荒谬,实则藏着多重算计。

一方面,马杜罗与中国的密切关系让美国耿耿于怀,新冠疫情期间,中国疫苗和医疗物资冲破封锁帮委国渡难关,两国在能源、基建领域的合作也触动美国神经。

另一方面,斯科特还暗示特朗普计划亚洲之行后通报对委军事行动,不排除地面打击,此时放出逃亡言论,就是想瓦解委方抵抗意志。

但马杜罗毫不示弱,10月24日公开表态"美国正在制造新战争",称委国将坚决阻止并追究其刑事责任。

区域态度与大国博弈的深层逻辑

这场对峙并非美委双边冲突,而是新冷战背景下大国地缘博弈的缩影,区域国家的态度分化更让局势愈发复杂。

哥伦比亚内政部长贝内德蒂直言"美国佬滚回家",墨西哥总统辛鲍姆也明确反对美军干预,强调"人民自决不可侵犯"。

即便是允许美军借道的特多,国内民间反弹情绪也高涨,政府的决定并未得到全民认同,这些声音表明,美国想在拉美重拾"门罗主义"、掌控地区主导权的企图,早已不得人心。

俄罗斯的角色尤为关键。

10月,俄委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内容涵盖共同反对单边制裁、深化军控合作、加强能源协作、建立独立于西方的双边金融体系等,为俄罗斯介入提供了法律依据。

瓦格纳的出动正是履约的一部分,这种"快速、灵活、不对称"的战略,既打乱了美军节奏,也让美国面临"代理人战争"的风险。

毕竟2019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俄军援的到来能直接改变局势。

而美方将中国扯入话题,纯属政治挑衅,中国在美委纷争中的立场一贯明确: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多次在外交上谴责美国干涉委内瑞拉内政,但从未直接介入冲突。

中委合作集中在经济、能源等领域,是基于互利共赢的正常国家交往,与地缘博弈无关。

美方抛出"马杜罗逃往中国"的言论,无非是想借中国议题刺激特朗普政府,同时抹黑中国形象,这种惯用的策略,早已被国际社会看穿。

加勒比海的风浪才刚刚起势

当前的加勒比海,已站在冲突边缘,美军联合军演仍在进行,瓦格纳运输机滞留加拉加斯时间超过预期。

俄委在加拉加斯举行秘密会谈涉及武器援助和战术协作,美国国务院则紧急召见俄驻美大使警告"后果自负",各方动作不断升级,每一步都在逼近临界点。

这场博弈的结局充满变数,美国若贸然动武,不仅会面临委方的非对称反击和区域国家的孤立,还可能陷入与俄罗斯"代理人战争"的泥潭。

特朗普若想将委内瑞拉变成2026年选举的"政绩样板",战火燃起的后果也非一场选举所能承受。

而马杜罗政府的强硬姿态、俄委的战略协作,以及拉美国家的反美共识,正在让美国的"政权更迭"计划变得愈发艰难。

这场对峙不仅关乎美委两国的命运,更将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