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凄美的诗句折射出人们对祖先的无尽思念!作为我国重要的农历节日之一,清明节有着悠久历史底蕴和文化传统。起初,清明也被视为一个节气,标志着春耕春种地开始。
后来,古人把清明节文化与寒衣节文化相交融,成为了民间重要的祭祀大节。来到这一天,扫墓祭祖是最重要的习俗,人们会带着各种各样的祭品,香表,纷纷前往墓地, 清扫墓冢,摆放供品,献上鲜花。
如此行为,旨在缅怀祖先、怀念祖先。此外,今年不一般,是双春闰月,这对清明节上坟有啥影响吗?所谓"双春",指的是今年有两个"立春"。所谓"闰月",指的是今年清明节是4月4日,恰好处于闰月之中。
古人有云:"双春闰月不上坟",什么意思?倒不是所有人都不能上坟,而是来到清明节这一天,老习俗指出仅仅只有这4人不能上坟。那么,具体指哪4人?建议每个人提前了解,可别真到了清明节时犯了忌讳。
一、怀有身孕的人
在民间,人们是非常忌讳怀有身孕的人上坟的。究其原因,清明节上坟也是一种体力劳动,前去上坟的人要清除杂草,填平坑洞,这一番操作下来无疑会损耗很多体力,孕妇自然无法胜任。况且,上坟的路远呢?
在农村,往往很多坟都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人们需要行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不建议让孕妇去上坟。此外,还有一种玄学的说法,说这一天阴气较重而孕妇肚子中孩子阳气不足,容易被冲!
二、女婿们不上坟
人们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按理来说女婿到了丈母娘家也可以上坟对不对?实则不然,民间一大忌讳就是女婿不能上妻坟。原因很简单,古人把女婿视为外人,这是为了不让外人破坏家族纯血纯脉以及继承。
反之,如果女婿上了妻家坟,说明妻家已经"后继无人"。随着时间地流逝,这种讲究逐渐不流行并且已经被人们淡化了,正如人们所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既然是岳父岳母的儿子,那就要尽到一定的责任和孝道。
三、年过7旬的老翁
今年清明节上坟不一般,要求年过7旬的老翁不能去上坟。其实,民间早有古话:年过七十不上坟,年过八十不吊孝,这是为何?人生七十古来稀,人活到七十岁倒是不足为奇,可到了七十的话,腿脚不灵活了。
哪有体力和精力去上坟呢?此外,清明节上坟可是一件哀愁的事,要是老人家情绪波动很大,无疑会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假如真有此事发生,你说是上坟呢还是救你呢?因此,年过七旬的老人请待在家里。
四、不到12岁的孩子
在民间,人们也忌讳年龄小于12岁的孩子去上坟,究其原因,既有科学方面也有玄学方面。科学方面来讲,孩子年小,体力不支,无法胜任上坟这等大事。要是孩子比较调皮,难以管教,会影响其他人上坟情绪。
玄学方面来看,年龄太小的孩子,阳气不怎么足,可清明节这一天"邪气,阴气"比较重,不怎么适宜孩子外出上坟,免得耗损孩子的阳气。当然,作为家长,我们要告知祖先们的贡献,让孩子对祖先抱有敬畏之情。
:今年是双春闰月,和往年不一样,到了清明节这一天切记有4人是不能上坟的,咱们应该牢记并做到,这是遵守传统文化也是敬重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