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美国已经就关税问题进行了两轮谈判,此前日本表态不准备拿手中的美债威胁美国,但从5月2日之后,日本的态度忽然强硬了,打算自食其言,亮出"美债"这个杀手锏。
根据参考消息援引日本共同社5月2日的消息,日本财务相加藤胜信(下图)在东京表示"把可成为谈判筹码的事项,全部摆上谈判桌进行讨论,是理所当然的"。言下之意,现在日本将要把持有美国国债作为谈判筹码,加入到对美国的谈判中去。
加藤胜信这个表态,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日本此前曾表示不会将持有美国国债作为谈判筹码,但经过两轮谈判后,美国欺人太甚,日本只能反悔,把"国债"筹码用上了。
其实,关于美国和日本的谈判,日本和美国方面最初都寄予厚望,特朗普曾一度想把和日本的谈判作为"样板",可双方已经进行了两轮磋商,因分歧过大,始终未能达成协议。
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对全球发动"对等关税",日本商品被特朗普政府加征了24%的关税,这对日本的汽车产业及其相关领域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当中国和欧盟对美国发起关税反制的时候,日本并没有这么做。日本首相石破茂几次表示,相信能和美国达成协议。直到4月14日,石破茂在国会面对质问时,才说出对美国相对批评的话,称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扰乱全球经济秩序。"而后,特朗普又表示,将不会对美国妥协,但也不会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
石破茂为什么要这样表态的呢,因为两天后,也就是4月16日,日本代表即将赴美,和特朗普政府进行第一轮关税谈判。在日本代表团出发之前,为了让美国看到日本的"诚意",日本执政党高层小野寺五对媒体放风说:"作为盟友,在即将举行的日美谈判中,日方不考虑将其持有的美国国债作为对抗美国关税的谈判工具。"
未谈判就已经让利,当时被外界认为日本已经"服软"。而特朗普政府听闻这个消息,并不是兴奋,而是更加傲慢了,他认为接下来日本应该好"拿捏"。
4月16日,日本代表团正式赴美,带队的是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日本代表团到达华盛顿后后,连休整都没有,立即投入到了和美方贸易代表的谈判中,可见日本当时非常急切。当时,特朗普还忍不住闯入会议室,亲自"指点"一二,希望能和日本快速达成协议。
然而,这次双方的分歧太大。根据共同社的消息,美国当时对日本的要求有4点:其一,日本要大规模购买美国产品、包括农产品和汽车。其二,日本有"义务"将美日关税逆差降到"零"。第三,要求日本增加驻日美军的军费,将安全问题和贸易谈判进行捆绑。其四,美国还提出一些隐性条件,例如让日本减少甚至切断与中国的贸易往来。
面对美国的这些条件,日本代表团表示无法理解,尤其是对于特朗普要求日本要多买美国的汽车时,赤泽亮正甚至怀疑特朗普的"逻辑性"。而美国逼日本断绝和中国的贸易,更是让日本难以接受。因此,双方经过一番激烈交锋后,不欢而散。
在日本代表团回国后,日本方面曾发表态度,说日方代表团不会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这种表态,其实已经向特朗普表明了"不屈服"的决心。但作为持有美债最多的国家,日本始终没有说要抛售美债。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激化双方的矛盾,毕竟日本还寄希望于和美国继续谈判。
5月1日,美日第二轮谈判再次举行,赤泽亮正率领日本谈判代表团与美国财长贝森特、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以及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会面。这次,日本表示愿意在进口美国农产品方面作出妥协,甚至还说日本愿意加大与美国合作造船,甚至提高对美国的投资等。但美国依然不愿意降低日本汽车、钢铁和铝的关税。双方对峙半天,并没有取得突破。稍晚的时候,日本首相石破茂对双方未达成共识表示遗憾。可日本国内方面,已经对美国这种"欺人太甚"的态度有所不满。
正如本文开篇时提到的那样,5月2日,日本财务相加藤胜信在东京电视台的节目上,公开说"日本持有美国国债是事实",并指出"日本把所有谈判筹码全部摆上谈判桌上,是非常合理的"。很明显,日本之前虽然表示过不会用"美债"这个筹码,但现在他们美国逼的后悔了。他们打算在第三轮谈判中,把"美债"这个最重要的筹码掏了出来。
其实,除了美债之外,日本也不是没有别的筹码,例如,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控制着全球50%的产能,这对美国硅谷的产业链形成了很大的制约。如果日本在芯片方面不配合美国,美国在全球布局上将会很被动。日本方面还可以加速与其他地区如印度和欧盟的自贸协定谈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但是,日本目前仍没有对美国失去幻想,并不想完全撕破脸,毕竟在安全上,日本还要依赖美国。这也是特朗普认为他能"吃定"日本的原因。
日本若想早日摆脱被美国讹诈的命运,唯一的办法就是加速去美国化,积极和中国、东南亚等经济体的合作。关税战对日本不利,对美国也有很大伤害,只要日本一方面和其他经济体做生意,一方面把美国"拖"到最后,美国的关税壁垒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