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银行存款1个月减少1.1万亿,存款利率下降推动今年行情(3)

2025-09-15 17:22  和讯财经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开户热潮有四大推手。

一是行情示范效应,沪指盘中创近10年新高,技术派确认"牛市",社交媒体放大赚钱效应;二是政策与制度红利,"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的定调、交易端降费、"提高投资者回报"等举措提升风险偏好;三是资产荒与利率下行,银行理财、货币基金收益率普遍跌破 2%,权益资产相对吸引力达到近十年高位;四是渠道与产品创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年轻人更容易参与股市交易、券商7×24 小时线上开户、ETF 降费、基金投顾下沉以及降低入场门槛都在吸引股民持续涌入市场。

03 "博弈市"转向"配置市"

知名财经作家、新闻时评人高承远认为,存款搬家与开户激增是一套闭环。他表示,住户存款减少1.1万亿元,其中可能约六成流向理财、货基,再借由券商保证金通道回流股市;非银存款多增部分,则直接体现为"未建仓"的场外资金。二者共同构成资本市场的"蓄水池"。

对于新增开户196万,高承远表示,短期看,日内振幅扩大、主题轮动加速,量化策略的波动率溢价抬升;中长期看,若盈利效应持续,部分散户会沉淀为ETF定投者,机构占比被动提升,A股会逐步从"博弈市"过渡到"配置市"。

柏文喜则表示,非银存款暴增与新开户井喷共同验证了 A 股正处于"居民资产再配置"初期阶段。只要宏观政策与盈利修复逻辑不被破坏,资金仍会持续流入,但市场波动和风格轮动将显著加剧,投资者需在享受增量红利的同时,警惕短期回撤风险。

对于一些新势力入局,余丰慧认为,一方面,95后、00后投资者的高风险偏好可能加剧市场的短期波动;另一方面,年轻投资者通常对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更为敏感,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高承远则认为,年轻群体对回撤容忍度更高,一旦形成定投习惯,相当于为市场种下"缓释胶囊"。监管与机构的机会在于,把短期赌性转化为长期配置,用低费率指数工具承接小额、高频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