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之所以敢于向以色列发动导弹攻击,是基于其近年来在军事能力上的跃升。但背后真正改变的是中东格局:美国对伊朗的极限施压、以色列对加沙的强硬镇压、沙特与伊朗的缓和失败……所有这些错综复杂的张力,正在将胡塞变成一个更激进、更"越界"的代理人。这是一场所有人都在走钢丝的战争棋局,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义反击"。
在这种极度紧绷的战略环境下,任何一次导弹发射、任何一场空袭,都会被解读为一场区域冲突的前奏。而以色列和美国的态度非常清楚:一旦遇到威胁,就必须立即用暴力碾压,不计后果、不谈代价。问题是,胡塞会退吗?伊朗会忍吗?这场愈演愈烈的冲突,只会引发更多攻击、更激烈报复,最终将整个中东拖入一场无法收场的火海。
可怜的是,也门这个早已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再次沦为角力场。胡塞武装或许在打代理战,但被炸死的却是手握工具、汗流满面的普通工人。以色列说打水泥厂是为了削弱军事能力,但水泥厂里的机械、炉窑、厂房,还有那些被炸塌的宿舍楼,真的能被算作军事目标吗?
美以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行惩罚性空袭之实,彻底撕下了所谓"文明国家"的遮羞布。他们口中的"精准打击"正在制造一场又一场的人道主义灾难。而他们始终不愿承认:每一次爆炸,都在为下一次袭击埋下仇恨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