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空袭背后的"起因"是:胡塞武装向以色列本-古里安机场发射了一枚高超音速导弹,并宣称命中目标。以色列方面虽然出动了"箭"式反导系统和美军部署的"萨德"系统,但并未成功拦截。据此,以色列政府认定胡塞武装跨境攻击并威胁国家安全,誓言"报复到底"。
问题是,胡塞武装的火箭打到了以色列,你就把一整座也门港口炸平?这是军事报复,还是战争升级的幌子?这是针对胡塞,还是借机对伊朗开刀?毫无疑问,在以色列政府的语境中,胡塞=伊朗代理人,胡塞发射导弹=伊朗宣战。在这种逻辑下,中东的任何火星四溅,都可以被扭曲成袭击伊朗的"合理借口"。而美国在这场游戏中,显然甘当盟友的打手,甘当地缘政治的掮客。
这次袭击再次暴露出美国对主权国家"定点清除"的傲慢心态。从叙利亚到伊拉克,从加沙到也门,美国及其盟友从不尊重边界,从不顾及主权。他们用"恐怖分子"三字,把任何反抗者污名化,然后发动空袭,以"精准打击"之名实施"集体惩罚"。也门这次的平民死伤、工厂被毁、城市陷入瘫痪,是美以军事暴力的又一次现实注脚。
这场"惩罚式空袭"打破的不仅是建筑和设施,更是在中东尚未愈合的战争伤口上撒盐。荷台达港是也门通向外部世界的主要门户,是人道援助的中转站,是民众生计的生命线。轰炸这个港口,就是轰炸一国最后的经济呼吸孔。而空袭对象不仅是所谓"军事据点",还有平民工厂、油库、电站。这不是打击恐怖主义,这是打击生存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