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爆发政变,波罗申科卷土重来,泽连斯基撑不住,大势已去?

2025-08-27 21:06  头条

7月22日,乌克兰的基辅广场爆发了针对乌总统泽连斯基的示威游行,数千民众聚集在一起,反对泽连斯基对反腐机构独立性的削弱。很快这场游行便波及了利沃夫、第聂伯罗和敖德萨等大城市。

这也是俄乌冲突爆发3年以来,首次有如此数量的民众公开对泽连斯基说"不"。反观这场运动,完全是泽连斯基过于激进,想要谋取更大权力而遭到的反噬。

就在这场舆论风暴席卷而来前的几个小时,乌克兰最高拉达强行通过了一项由泽连斯基主导的法案,要将两家独立反腐机构,即国家反腐败委员会和特别反腐败检察官办公室,重新置于总统直接掌控之下。

有消息显示,泽连斯基之所以要推动这项法案的通过,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中之一是,在这项法案通过的前几天,这两家机构正在对泽连斯基的小圈子展开调查,触及了好几位关键人物。

而另外一个根本原因是,这些机构都是2 0 1 4年乌克兰"变天"后的产物,其背后从不缺乏西方的指指点点,说得再通俗一点,就是这两个机构,都是西方安插在泽连斯基身边的"眼睛"。

同时需要提到的是,欧盟在给乌克兰设置的几个加入条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加大政府的反腐力度,以符合所谓民主的需要。

但本质上,这种所谓的反腐,就是欧洲希望有更多的亲西方人士加入泽连斯基的政府之中,而反腐的标准,却需要和欧盟等同。

换句话说,就是泽连斯基要用什么人,都需要这两个西方机构点头后才能行得通。由此,这两个机构也就成为西方制衡泽连斯基的工具,自然为泽连斯基所不喜,要打压限制它们也是十分"合理"的事情。

从泽连斯基的角度来说,他已经是乌克兰独立以来权力最大的总统了,经常可以隔一段时间就给政府和军方高层"洗牌",通过人员的重构,时刻保证各项权力集于自己一身。

正是这种特殊状态,使得泽连斯基愈发地追求权力的集中,不希望有任何掣肘自己的力量出现。

但乌克兰民众可不管这么多,当初推翻亚努科维奇的时候,就是奔着反腐败、追求民主自由去的,这十多年过去了,乌克兰的发展并没有像政客们承诺的那样迈入美好未来,反倒是因为不断的地缘冲突,将乌克兰拖入了战争的深渊。

在这种情况下,泽连斯基却要将打击腐败的机构置于总统府的控制下,这就等同于剥夺了民众的监督渠道。

本来现在天天打仗就人心惶惶,泽连斯基还要破坏民众心中为数不多的希望,引起民众不满是非常正常的。

不过,泽连斯基也没有强硬太久,面对舆论汹汹,他又不得不在法案通过几个小时后,向公众承诺保证这两个机构的正常运转。

这次的舆论浪潮的极致翻转,暴露的根本问题是,泽连斯基政府和民众之间联系的极度脆弱,以及西方与泽连斯基在合作之中,相互之间不信任的一面展现了出来。

进一步延伸出来的问题就是,泽连斯基时刻面临着被替换的风险。

因为,在这个位置上,所有人都会成为他的对手。

就拿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来说,他其实一直都在谋求卷土重来,尽管泽连斯基已经对他实施了制裁,但他仍然在2 0 2 5年3月出现在了乌克兰南部军区进行访问。

而当时,泽连斯基刚刚在白宫和特朗普吵了一架,波罗申科当时就表示,不会对泽连斯基提出批评,并希望他"有一个B计划"。

也就是说,这位乌克兰前总统作为一个政客,依旧在乌政坛保持着较强的影响力,而他的背后也还有各种政治力量的支持。

除此之外,泽连斯基还有另外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对手。

那就是乌克兰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作为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一直被西方舆论认为是最适合替代泽连斯基的人选。

而他去英国之后,也并没有安稳地当一个大使,而是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表言论。7月23日,他就对俄乌第三轮直接会谈发表看法,他明确认为,如果乌克兰在不建立未来防御体系的情况下停火,那么这场战争还将进行到2 0 3 4年。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应该是指,乌克兰必须有一个充分的安全保障,才能和俄罗斯停火。

这个安全保障,大概率还是指乌克兰必须在停火之前加入北约或者欧盟。

但偏偏乌克兰在加入这两个组织的过程中都困难重重,除了相应的法律限制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许是西方已经不再相信泽连斯基。

在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上一个新的代理人。

如果真的这样操作,那么扎卢日内应该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

一方面,他在国内的支持率要高于泽连斯基;另一方面,扎卢日内在乌克兰军界威望颇高,再加上英国的支持,可以更快地平息因政权交接带来的动荡。

而且欧洲也会对这个提议很上心,毕竟亲手扶持一个新的代理人,可以让他们在乌克兰危机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同时,也可以让其更好地插手东欧的局势。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泽连斯基现在也是左右为难,就算在与西方的拉扯中属于弱势的一方,但也有自己的优势,不是说换就能换的。

只是说,这样一场抗议活动,着实有些罕见,接下来就看泽连斯基又会如何应对这场舆论风波带来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