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表示:中国若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国债!

2025-09-23 16:50  头条

2019年美国当地时间8月13日,美国一位议员在众议院的会议上提交了一份令人哭笑不得的议案。

他表示现在美国境内大约有两万人都持有曾经由清政府发行的债券,清政府倒台以后这些债券一直未能得到兑换。

当年的债券如今经过利滚利已经高达1.6万亿美元,这位议员主张中国政府应该担负起清政府欠下的债务。此番言论一出,立即引起中美两国民众热议。

这些债券从何而来?这起所谓的"债券纠纷案"结果如何?

湖广铁路债券的历史来源

这位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的议员名叫马克·格林,他手里的债券其实指的就是"湖广铁路债券",这是清政府在1911年和西方国家签下的借贷合同。湖广铁路并不是一整段铁路线,而是其他两段铁路的统称。

自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利以后,清政府在"割地赔款"的路上一去不复还。各国侵略者三不五时就要和清政府以各种形式交手一次,积弱已久的清政府毫无还手之力。

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权,清政府每次都只能以"赔偿"对方一大笔钱财了结。其中数额最大的要数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个国家签订的《辛丑条约》,各国赔款本息超9.8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

不思反抗自省的清朝当权者只知道对国内的起义重拳出击,对各国侵略者则唯唯诺诺。彼时中华大地上许多有识之士揭竿而起想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他们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清政府在打压各地接连不断的起义这件事情上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不惜依靠曾经嗤之以鼻的铁路运输兵力。

湖广铁路就是清政府镇压南方地区起义下的产物,清朝统治者希望借助这个"新兴事物"继续往日的威仪。奈何一项项的赔款合同导致清朝廷债台高筑,他们只能向国际社会筹措钱款。

第一个和清政府签订借贷合同的是德国的德华银行,其他国家嗅到其中有利可图之后,纷纷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原本清政府没想向那么多国家借款,谁让弱国无外交,他们没有说不的权力。

英、法、美三国向清政府施加压力,逼迫清政府向他们的银行借款。美国更是装模作样地对清政府驻美官员表示他们已经征得其他参与国的同意,希望中国以两国情谊为重,允许美国加入。

这样冠冕堂皇的一番话看似言辞恳切,实则威胁意味十足。

就这样,德、英、法、美四国的银行以清政府的名义向社会发行"湖广铁路五厘利息递还金镑借款债券",言明有效期为40年,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不仅如此,连建造铁路的总工程师都必须聘用由英、德、美三国所推荐的人选。而不是任用中国的专业人才,这相当于明目张胆地将中国铁路的建筑权拱手相让。

那个时候的清政府完全就是各国列强的自动取款机,这些国家的公民认为这是个投资的好机会,许多人都认购了湖广铁路债券。

债券发行尚未满一年的时候,也就是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结束了它长达268年的统治。

清政权被推翻以后,由于种种原因,民国时期的中国交通部接下了大部分烂摊子,湖广铁路债券的利息支付也被包括在内。

一直截止到1936年,这些债券的利息都正常支付给持有人。

也是在这一年,"湖广铁路"的粤汉铁路部分终于正式竣工并通车。可是川汉铁路部分的建造计划却因为战争等原因被无限期搁置,经常刚刚开始动工没几天就必须停工,到了1947年更是直接停摆。

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湖广铁路债券的百分之九十五都得到清偿,仍然留存在持有人手中的债券数量并不多。

早在1936年后就没有任何一位债券持有人要求支取利息,1951年债券到期的时候也没有人要求偿还本金。

按常理来说,内外交困环境下诞生的湖广铁路债券应当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有料到68年后它还能再度掀起波澜。

荒谬至极,美国公民向新中国要账4千多万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美国带领着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对我国进行多方面的打压和制裁。

他们不能接受新中国迅速成长为可以抵抗住外国倾轧的事实,中国也不允许他国插手我国内务。

两国间这样的敌视对抗持续了几十年,一切的转折点都发生在1971年。

美国著名外交官亨利·基辛格以尼克松总统特使的身份秘密访华,为了避嫌来华之前他还特意辗转了多个国家。

次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谁知道好景不长,同年的11月13日我国外交部忽然收到由美国阿拉巴玛州北区地方法院东部分庭发出的传票。

我国被赫然列在被告那一栏,原告则是以杰克逊等人为代表的三百余位美国公民。

这些美国公民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持有几十年前的湖广铁路债券,他们认为新中国政府应该为这些债券负起责任。

美国法院受理了这起集体诉讼,传票上要求中国有关责任人需要在二十天以内去到法庭应诉。如若不然,法庭将会在中国缺席的情况下做出判决,一切后果由中国自己承担。

几十年前清政府欠下的款项,如今拿着一沓早已报废的债券要求新中国来偿还本息,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面对这样莫名其妙的诉讼,中国外交部选择拒绝接收传票。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当天我国领导人就对外宣布:"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清朝签订的,新中国一概不承认并收回。"

像湖广铁路债券这样被迫签下的借贷合同,中国有权利拒绝偿还。

世界各国对于上一任政权所欠下的不合理债务,都是持否定态度。

苏联建国之初就对国际社会宣布废除沙皇俄国时期所欠下的一切政府债务,要知道沙俄当时可是欠下了100亿卢布的外债。

其实对于国家债务继承方面的问题,国际法有关原则早有明规:"恶意债务不予继承"。

清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统治而欠下的债显而易见是属于恶意债务的范畴,中国有正当理由可以拒绝偿还。

在被中国将传票退回以后,当地法院无视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国际法原则,一意孤行地单方面开庭。

美国整出这么一档子"债券纠纷案"的目的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要钱。

裁判结果自然是对方以中国缺席为由裁定中国"败诉",1982年9月1日,美国地方法院裁判我方对清政府遗留下来的债务具有偿还责任,共计需要赔偿原告四千余万美元,还要承担原告起诉所花费的诉讼费用。

他们还威胁我国政府:"如果中国政府对该判决置之不理,美国法院将自行用中国在美资产相抵。"

中国对于美国这样的强盗言论也给出回应,如果美国扣押我国在美资产,我国将保留采取相应措施的权利。

耗费几十年才稍稍有所缓和的中美关系再次变得剑拔弩张,《人民日报》发表专题文章严厉指责美国当局利欲熏心。

经过两国领导人的多次交涉,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意识到这桩案子是损人不利己。

在里根政府的干预下,当地法院撤回了原先不合理的裁判结果。原告不服,不依不饶地诉至美国联邦巡回法院。1986年7月15日,美国联邦巡回法院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老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这么一大笔钱就摆在眼前,即使胜诉的希望渺茫,也还是会有人想赌一把。

原告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交复审请求,美国最高法院于1987年3月9日一锤定音,宣布维持原判。

僵持了八年的闹剧暂时落下帷幕,为什么说是暂时呢?这也就是开头所述,2019年美国一位议员再次提起旧事。

冷饭热炒,百年前的报废债券被"旧事重提"

众所周知,2019年中美两国进行了多轮贸易谈判。自两国建交以来,双方经贸往来愈加频繁。

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美国的财政赤字在几十年间不断上涨。他们贪心不足执着于在贸易谈判中占尽便宜,使出浑身解数增加谈判筹码。湖广铁路债券就是其中一个,尽管它本身是百年前的前尘往事。

美国议员自然是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服务,当天议会上除了马克·格林,还有一位女性议员玛莎·麦克萨利也强词夺理要求中国还清政府欠下的债务。

她还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向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喊话,认为他身为美国的最高领导人有责任向中国追偿。

美国方面声称当初的债券如今已经价值1.6万亿美元,巧合的是,截止到2019年3月份,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为1.188万亿美元。

这两组数字放在一起,美国到底居心何在已经昭然若揭。美国议员之所以敢理直气壮地提起旧案,是因为背后有美国债券持有人基金组织撑腰。

湖广铁路债券当初的面值只有10英镑和20英镑,美国债券持有人基金组织把通货膨胀率等各种数字往上叠加,最后估算出1.6万亿美元这个离谱的数字。

他们还刻意在官方网站上贴出我国国旗,一副受害者的做作模样。美国债券持有人基金组织由田纳西州的一位名叫毕安卡的农场主领头,他一心想把这笔巨款据为己有。

毕安卡曾经在2018年的时候想办法和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搭上关系,不过对方并未在公开场合对那些旧债券发表过看法。

见对方不为所动,毕安卡才找上了马克·格林。美国的政客一贯是使用舆论战抹黑中国的老手,马克·格林没有放过这个千载难逢向中国施压的好时机。

毕竟"有枣没枣,打一杆子",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不了了之。

谈及美国议员的无理提案,康奈尔大学的副院长奥德特·利诺向福克斯新闻的记者表示"这件诉讼很难提起,因为这件事已经非常古老了。"

法律讲究不溯及既往,何况湖广铁路债券的案子早就在1987年盖棺定论。对于裁判结果已经生效的同一个案子,不会被第二次立案审理。

中国一旦接受美国的索赔开了这个先例,其他手里同样握有清政府债券的国家和持有人就会蜂拥而至。

清政府腐朽无能种下的恶果,不能由新中国付出代价。那些报废债券保不齐有多少人持有,现今只具有历史收藏价值。

天津金融博物馆就藏有原版债券,2022年面市的《湖广铁路债券》数字藏品在20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美国的ebay网和中国的闲鱼一样,专注于二手商品的买卖。在ebay网上花几百美元就可以一大把这样的债券,没有人会想着要靠它发家致富,绝大部分都是买回家当做纪念品。

当然,也有一些心怀不轨的人盯上这些债券。湖广铁路债券的风波一出,美国人对此议论纷纷。

两名不怀好意的美国男子向十余名退休老人兜售了一批早已失效的清政府债券,他们谎称这些债券经过常年的积累如今价值连城。

这两个骗子获利300万余美元,被美国债券交易委员会诉至法庭。美国议员的行为实际上和这两个骗子没有区别,都是变着法地捞钱罢了。

美国当局对这桩陈年旧案的细节心知肚明,所以马克·格林的议案并没有得到多少响应。美国议员拿着鸡毛当令箭的行为反而被冷嘲热讽一番,实在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今天的中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不会对任何国家卑躬屈膝。美国议员如同跳梁小丑一般的行为,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丢人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