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2021年在南海撞山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其修复时间要延宕一年。
据美国"战区"网站7月15日报道,美国海军"海狼"级攻击核潜艇"康涅狄格"号(USS Connecticut)将于明年晚些时候最终服役。美国海军此前曾表示,该艇原计划在今年秋天重新完成维修交付部队。
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吉普特湾造船厂
美国海军发言人上周向"战区"透露:"'康涅狄格号'核潜艇(SSN 22)目前停泊在华盛顿州布雷默顿市的普吉特海湾海军造船厂里的中级维修基地干船坞,正在执行延长坞修选择性有限维修期(EDSRA)计划。该计划是潜艇在整个维护周期中必须经历的重要维修阶段。'康涅狄格号'核潜艇预计将于2026年底恢复服役。"
2021年10月2日,"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发生"撞山"事故,事故发生5天以后,10月7日美国海军发布声明证实了这起碰撞事故。同在10月7日"康涅狄格"号一瘸一拐抵达关岛,进行简易维修。2021年12月15日,"康涅狄格"在圣迭戈海军基地短暂停留以后,返回华盛顿州的母港布雷默顿。
当地民众在圣迭戈拍摄到了受损的"康涅狄格",从社交媒体发布的照片来看,艇艏声纳罩结构明显受损,声呐露出水面的部分缺失了一块声呐罩。
"延长坞修选择性有限维修期"(EDSRA)于2023年2月正式启动。2023年3月份,海军告诉《海军新闻》,维修期"理论上扩大到31个月",这将使"康涅狄格"号在2025年9月恢复服役。
修理的估计费用尚不清楚。国会批准了4000万美元用于"紧急维修",并在2021年额外拨款1000万美元用于新建一个圆顶,但这只是全部预期价格的一小部分。
随后美国海军将这期重大事故归咎为人祸。美海军称,薄弱的指挥环境和对关键任务执行的松懈态度,比如让潜艇航向海底山脉,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潜艇指挥官、执行长和舰长首席声纳技术员被解除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