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场外的细节同样能看出用心。从热身馆到赛场的露天走廊被陈梦称为"冷冻通道",11月的澳门寒风刺骨,她每次经过都要穿羽绒服,膝盖上必喷一层镇痛喷雾,且每天严格控制使用次数,特意为可能的决赛留着。体能教练透露,奥运后三个月的休整期里,陈梦每天只打两筐精准落点的多球,其余时间都在进行低强度体能训练。目的就是"给身体打补丁",把肩伤、膝盖积液等老毛病慢慢调理好。

下半区扎堆强敌,团体单打双线承压
尽管目标偏向稳妥,陈梦面临的竞争压力丝毫未减。女单分组中,她与孙颖莎、王曼昱等顶尖选手同处下半区,堪称"死亡之组"。团体赛中,山东队"一老带三新"的阵容,意味着她每场至少要拿两分才能确保队伍晋级。更具挑战性的是,潜在对手王艺迪不仅曾两次在决胜局翻盘陈梦,此次还换上了更弹更冲的新胶皮,给她的防守带来更大考验。
面对强敌环伺的局面,陈梦早已做好准备。训练中除了常规攻防练习,她特意让教练增加了削球节奏训练,理由是"万一提前遇到"孙铭阳这样的削球手。削球打法对膝盖负担极大,这番准备本质上也是在规避伤病风险。作为4号种子,她虽能享受首轮轮空的待遇,却也被部分网友误解为"保送",逼得山东队深夜发声明解释赛制,这份压力也成了她复出路上的额外考验。
从巴黎奥运的遗憾落幕到澳门赛场的重新出发,陈梦的心态已然蜕变。她在朋友圈写下"灯还亮着",用凌晨两点的训练馆灯光证明自己的坚持。面对镜头,她直言"现在就是多坚持一会儿是一会儿,尽情享受比赛"。这位老将不再执着于奖牌的光芒,而是把"健康完赛"当作通往2028洛杉矶奥运的必经之路。
全运会赛事已然拉开大幕,陈梦的每一场比赛都牵动着球迷的心。她的护腰能否守住健康防线?四天突击调整的技术能否奏效?面对年轻选手的冲击,她又能展现怎样的竞争力?每一个疑问的背后,都是大家对这位坚守赛场的奥运冠军的期待与牵挂。在竞技体育的赛场上,成绩固然重要,但老将的坚守与热爱,更值得被铭记与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