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中最惨的“受害者”出现了!广东连降暴雨有车被淹报废(3)

2025-08-06 11:06  头条

二手市场,水泡车悄然流入

除了被迫报废,还有一批水泡车正被悄悄"洗白"后流入二手市场。表面上光鲜亮丽,实则"身世不明"。

在一些不良车商眼中,水泡车是一门"再生意"。只需低价收购,再通过简单的修复、掩盖事故记录、伪造车况,就能高价转卖,利润颇丰。

普通消费者难以察觉其中猫腻。电路更换、内饰清洗、车漆翻新……只要不彻底拆检,水泡车就像"化过妆"的病人,一时难辨真假。

这也对未来几个月的二手车市场敲响了警钟。行业人士提醒,近期有购车计划的用户一定要提高警惕,选择有资质的平台或第三方检测机构,避免"踩雷"。

谁为"泡水车"负责?

从宏观角度看,这场"水泡车灾难"的背后,不仅是天灾,也是人祸。

在城市化高速推进的过程中,部分地区排水系统设计滞后,地势低洼、下水道堵塞、车库无防洪闸等问题普遍存在。一旦遭遇极端天气,内涝立即暴发,车主几乎无处可逃。

此外,保险行业对水淹车辆的赔付政策并未完全透明统一,加上理赔流程繁复,令不少车主维权困难。更严重的是,缺乏明确法律监管,导致水泡车流入市场的情况屡禁不止。

有网友调侃:"暴雨天,最安全的是坐地铁,最惨的是车主。"

写在最后:车不是泡的,教训是

广东的这场暴雨,再次揭示了城市基础设施在极端天气面前的脆弱,也让我们重新审视车辆安全、财产保障、以及制度缺位的多重问题。

水泡车不是个别事件,而是城市与个人风险共同面对的缩影。或许我们无法阻止天灾,但可以通过更科学的规划、更完善的保险机制、更严厉的市场监管,让类似的惨剧少发生一次,损失就少一分。

对车主而言,买车容易,保车难。在这场"水火无情"的现实里,唯有提前防范,理性应对,才能避免成为下一个"最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