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急了,对华发24小时“最后通牒”:对华高压政策能奏效吗?

2025-02-06 17:55  头条

近日,特朗普对华发出24小时"最后通牒",再次将中美关系推向舆论焦点。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后,又释放出希望24小时内与中方会谈的信号,这一系列举动引发广泛讨论:其推行的对华高压政策究竟能否奏效?

美国对华新一轮关税正式生效前夕,白宫新闻秘书宣布,总统特朗普期待在24小时内与中方领导人举行会谈,不过外媒在报道的时候,普遍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口吻,只说中美领导人可能会在本周进行会谈。

毕竟就中美最高层级通话而言,24小时的协调时间未免有些紧迫。而美国这边已经先一步定性,说这是一次"重要的外交交流"。

从经济相互依存角度来看,美国企业与中国市场紧密相连。以苹果公司为例,中国一直是其重要销售市场,众多美国企业依赖中国市场实现销售与利润增长。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6882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5246亿美元 ,一旦贸易关系紧张,美国企业利益必将受损。同时,美国消费者对中国价廉物美的产品需求巨大,中国产品广泛分布于美国各大超市,涉及日常生活各领域。美国若加征关税,消费者购买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国内民众不满。

面对特朗普的高压政策,中国展现出强大的反制能力与决心。在贸易领域,中国已宣布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和原油等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在关键资源方面,中国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对美国军工生产和芯片产业产生了巨大不利影响。

在国际环境和美国内部因素方面,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美国盟友欧盟就格陵兰岛问题警告美国,加拿大也实施关税反制。在美国国内,企业界担忧贸易战损害美国经济,消费者因物价上涨而不满。政治层面,特朗普在2024年总统选举中得票仅占合格选民的约32.5%,其政策难以代表多数民众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