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逼入绝境的泽连斯基已经做好最坏准备,如果这次谈崩了,就只能让28万大军拼个鱼死网破。
«--【·美国爆料·】--»
2025年7月,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的一则爆料震动国际政坛。据其援引华盛顿官员消息,美国正讨论对乌克兰实施"强制政权更迭",若特朗普下定决心,泽连斯基将被列入流放名单,甚至可能通过武力强制其下台。
这一计划的核心人物,是现任乌克兰驻英国大使、前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这位曾被泽连斯基解职的"铁将军",如今被美方视为接替泽连斯基的最佳人选。
扎卢日内与泽连斯基的矛盾由来已久。2024年2月,因公开质疑泽连斯基"动员50万新兵"的命令,扎卢日内被解除总司令职务,外放至英国担任大使。
但即便远离权力中枢,他在乌克兰民众中的支持率仍高达73%,远超泽连斯基的67%。这种"功高盖主"的威胁,加上美国对泽连斯基"消耗战"策略的不满,使得政权更迭计划逐渐浮出水面。
特朗普政府的意图昭然若揭。自2024年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多次表示要"尽快结束俄乌冲突",但泽连斯基坚持"收复所有领土"的立场与其战略目标相悖。
更关键的是,美国对乌援助因国会僵局陷入停滞,而扎卢日内主张的"以土地换和平"方案,似乎更符合美方希望减少资源投入的诉求。
«--【·28万乌军的困境·】--»
在谈判表象之下,乌克兰的军事困境已到临界点。根据乌克兰议会内部文件,乌军实际兵力仅为28万,与泽连斯基年初宣称的88万相差悬殊。这一数据折射出乌军的真实处境:前线部队因伤亡惨重,平均兵力仅存30%-40%,苏梅战区甚至出现20:1的兵力悬殊。
兵力短缺的根源在于持续三年的消耗战。俄军以"钢铁洪流"战术在苏梅方向单日推进5.8公里,在顿涅茨克州通过日均17次空袭和5800发炮弹的火力覆盖压缩乌军防线,在赫尔松方向则以每周3000架自杀式无人机封锁后勤线,导致南部乌军"弹药与面包同步短缺"。
面对这种"压路机式"攻势,乌军不得不征召60岁以下女性及在校学生填补兵源,但这些"壮丁兵"的战斗意志和训练水平堪忧,2024年阿瓦迪夫卡战役中1.2万乌军集体投降的事件,正是士气崩溃的缩影。
更致命的是,美国对乌援助的中断加剧了危机。特朗普上台后,切断了关键的"爱国者"防空系统和ATACMS战术导弹供应,使得乌军在面对俄军无人机和巡航导弹时几乎无还手之力。奥地利军事专家马库斯·雷斯纳直言:"现在应该问的是,乌克兰还能坚持多久?"
«--【·泽连斯基的无奈妥协·】--»
在政权更迭阴影和兵力崩溃的双重压力下,泽连斯基的谈判姿态充满矛盾。7月21日,他在社交媒体宣布,已向俄方提议于下周在土耳其举行第三轮会谈,议题包括战俘交换、归还被俄带走的儿童以及筹备领导人会晤。
但这种"积极"表象下,暗藏着多重困境。俄乌核心诉求南辕北辙。俄方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乌东四州的主权,并承诺永久中立;乌方则坚持恢复1991年边界,并要求加入北约。
这种分歧在2025年5月的伊斯坦布尔谈判中已暴露无遗--俄方提交的备忘录要求乌军撤出顿巴斯,而乌方方案则强调"全面无条件停火"。正如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所言,双方立场"截然相反",未来仍需"大量外交工作"。
泽连斯基的谈判诚意备受质疑。尽管他声称"准备好与普京会晤",但7月21日晚,俄防空部队仍击落25架乌克兰无人机,其中数架飞抵莫斯科近郊。
这种"边谈边打"的策略,被俄方视为"拖延战术"。俄国家杜马议员茹拉夫廖夫直言,泽连斯基的表态不过是"做戏给西方看",其真实目的是争取时间转移资产或寻求政治庇护。
更关键的是,美国对谈判的态度暧昧。特朗普虽表示支持和谈,却拒绝承诺恢复援助,反而暗示扎卢日内的上台将带来"更务实的解决方案"。这种双重标准,使得泽连斯基陷入"既要对抗俄罗斯,又要防范美国"的两难境地。
«--【·绝境中的最后一搏·】--»
若谈判最终破裂,泽连斯基极可能选择"鱼死网破"。据俄国防部透露,乌军正将剩余兵力集中于顿涅茨克和赫尔松方向,试图通过"绞肉机"式消耗战迟滞俄军推进。
这种战术虽能短期内延缓溃败,但代价是日均数千人的伤亡--仅2025年5月,乌军就因战线崩溃损失超过450平方公里土地,创开战以来单月失地纪录。
更值得警惕的是,泽连斯基可能利用剩余兵力为自己"跑路"争取时间。7月17日,他突然宣布完成政府改组,任命亲信尤利娅·斯维里坚科为总理,同时启动安全部门和外交机构的人事调整。
这种权力洗牌,被外界解读为"流亡政府"的预演。而在军事层面,乌军正秘密向罗马尼亚边境增派部队,试图开辟"撤退走廊"。
然而,这种孤注一掷的策略面临多重障碍。俄军已在苏梅、顿涅茨克、赫尔松三线形成合围,乌军的任何大规模调动都会招致毁灭性打击。
更重要的是,扎卢日内的潜在上台可能彻底改变战场格局--这位"铁将军"主张与俄方进行"领土换和平"谈判,若其掌权,乌军极可能放弃顿巴斯和克里米亚,以换取停火。
«--【·结语·】--»
对于泽连斯基而言,留给其腾挪的空间已所剩无几。无论是美国的政权更迭计划,还是俄军的全面攻势,都预示着乌克兰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泽连斯基的每一个选择,都将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是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还是在绝境中寻得一线生机,答案或许就藏在伊斯坦布尔谈判桌的尘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