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史上最长寿的帝王,儿子比他先死,只能将位置传给孙儿
南越国,又称南粤国,建国于秦末汉初,其疆域覆盖广东、广西、福建沿海地区,甚至还包括今越南的中北部分地区。南越国原本归属于秦朝版图,后来混乱中赵佗于南越建国,并自封帝位,后因其子早丧,传位于孙。
平定南越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将军屠雎率兵向南征服岭南地区,当时的广东,仍是一片大海,有一些国家和部落,但是人口稀少,秦军一路南开,并没有遇到太大阻力。
随后在今广东地区派兵驻守后,又派一队人马前往广西地区,在广西地区打了"伏尸流血数十万"的六年持久战。五年后,秦始皇命大将赵佗和任嚣进攻广西的西瓯等部落,同一年,这些部落全部被攻下,整个岭南地区全部平定,岭南也由此归属秦朝。
据历史记载,岭南地区背靠南海,整个地区的地形多山地、河流和森林,环境恶劣并且地广人稀,据记载"岭南林中多蝮蛇猛兽"。
在归属秦朝后,作为平定赵佗带领五十万余人从中原迁徙至岭南,促进推动岭南地区的开发和完善。后来,这五十万人便成为了南越国的基础力量。
赵佗建国
秦二世亡后,岭南三郡在赵佗的领导下,暗杀了朝廷安置在此的官吏,封锁了唯一的交通要道,在混乱的时局中宣告独立。但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三郡并没有达到统一的目的和想法,三郡分裂,蠢蠢欲动。
为保证安定,赵佗带领南海郡在权衡下发动了对桂林郡和象郡的战争,通过武力镇压的方式平定了三郡内部的争斗,使岭南地区的局面恢复了原本的模样。
几年后,赵佗在平定三郡恢复岭南统一的基础上在此建国,赵佗称王,国号即为南越。此后,南越国在赵佗的统治下,逐渐壮大,当时的闽越和骆越都归附于赵佗的统治,赵佗也在南越的土地上自称"南越武帝"。
赵佗考虑到南越国始终作为中原朝廷的眼中钉肉中刺,赵佗刻意加强边防,趁地理位置的优势的同时,在北边地形险要之地还建造了关口和城墙,以抵御外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