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冬 谚语“立冬雨淋淋 冬雪要封门”?

2025-11-07 10:38  头条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不知不觉,冬天要到了。据了解,就在明天公历11月7日,农历九月十八,中午12点04分,我们就将迎来冬天第一个节气,立冬。立冬作为冬季的起始点,不仅代表着气候开始变冷,还承载着丰富的民俗传统,因此深受百姓重视。

首先,立冬发生在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通常在公历11月7日左右。这标志着北半球正式进入冬季,太阳直射点南移,白昼缩短,黑夜变长。而且这个时节,意味着"万物收藏",即自然界进入休养生息的阶段,植物落叶、动物冬眠。

其次,立冬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显著下降,北方可能出现初雪,南方则以阴冷潮湿为主。而且平均气温比秋季低5-10℃,风速增强,降水量减少,对于后续的庄稼作物的生长就会产生一定影响。

最后,在立冬时节,民间往往会有祭祖、补冬的习俗,其寓意就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同时通过饮食来调养抵御严寒,以增强抵抗力,让自己安全过冬。

此外,对于立冬节气而言,民间还有"雨雪多不多,就看立冬"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今年冬天雨雪会多吗?

"雨雪多不多,就看立冬"

据悉,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通过立冬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就能预测冬季的气候趋势,从而确定这一年的雨雪情况。

具体来说,如果立冬当天晴朗,没有降雨出现,那么就可能预示着冬季气候多干燥,气温偏高,这样雨雪就会很少,也就预示着暖冬会出现。而如果立冬这天出现了下雨天气,则预示冬季雨雪较多,气温偏低,这样就可能会出现冷冬。

这是因为冷暖气团主导冬季气候导致的。其中,立冬当天出现大风、降温或降水气候,则表明冷气团势力较强,冷空气频繁,可能持续影响整个冬季,导致冬天出现低温雨雪天气。而如果立冬是温暖或晴朗的天气,则预示着暖气团势力较强,冷空气还不活跃,这样冬天就可能出现暖冬或降雪较少的情况。

而这一说法并非毫无根据,而是还有很多农谚都能解释这一观点,具体如下:

立冬日子晴,就有一冬晴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立冬日晴朗,则表明冬季冷空气还不是很活跃,而且暖湿气流还占据主导,这样就会导致后续降雪减少、气温偏高。也就有了"立冬晴,一冬晴"的说法。

立冬落一滴,冬天雨雪多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立冬降雨常与冷空气活动频繁关联,如果此时降雨,那么冷空气就会较强,易导致后续降雪增多,气温降低,出现"一冬雪"的现象。

而这也体现了民间常说的那句老话,"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那么今年的雨雪多不多呢?

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报显示,今年的立冬恰逢新一股冷空气来袭,而这就导致西北、东北等地出现大范围的降雪天,而且华北、华中等地还会出现阴雨天,这就预示着今年冬天的雨雪相对较多,是个冷冬的预兆。

当然,现代气象学认为,冬季气候受大气环流、海洋温度等多因素影响,单凭立冬天气无法准确预测整个冬季的雨雪情况,因此也需要大家理性看待,尽量以气象预报为准。

总之,明天就是立冬了,无论这天是晴是雨,都会迎来冬天,此时气温都会出现下降,需要大家做好御寒保暖准备。而对于冬天雨雪多少的问题,大家可以跟随农谚进行预测,尤其是北方地区,相对更加准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