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更深层次来看,李在明希望通过这种多边会议形式,推进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这不仅是为了缓解尹锡悦政府时期韩国在对华贸易上出现的逆差问题,也希望能止住中国企业撤离韩国的势头。在全球供应链持续调整的大背景下,中韩两国有太多可以合作的地方。
最大的问题是,韩国始终将美韩关系摆在优先位置。如果美国的关税大棒如期而至,那么韩国半导体、汽车等支柱产业可能遭到重创。而这些产业又在中韩之间有着广泛的合作和市场,这些都要求韩国在外交策略上作出慎重选择。
如此一来,APEC峰会上的每一步举动,都将成为各方权衡利弊的指示器。
(中韩经济合作前景广泛)
3.中韩关系如何发展,就看李在明怎么选了
如今,韩国正面临着"走钢丝"的局面。而这条钢丝的两端,一头是紧密的美韩联盟,另一头则是亚太地区不可忽视的经济伙伴--中国。
韩国对美日关系的依赖,大多出于地缘政治安全的考量。在东北亚这个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中,美国一直是韩国的安全屏障。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中韩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已深入到方方面面。
面对这样的两难选择,李在明试图维持一种巧妙的平衡。然而,这种平衡并不那么容易维持。
(韩国的选择显然是不想惹怒美国)
事实证明,过分向美国靠拢不是什么好事,有句话说的好"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或许在美国施压下有可能遭遇逆风,但至少能为韩国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缓冲带。
未来的几个月,对韩国来说尤为关键。届时,APEC峰会的表现、李在明的外交手段,以及美中韩三国复杂关系的演变,都将成为影响中韩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