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礼仪。尤其是对于感恩之情,中国人是刻在骨子里的。
步入社会后,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们会发现有些人说"谢谢",并不一定是为了表达礼貌和感恩。
一句"谢谢"究竟了表达了什么意思,还要结合当下具体的环境、具体的人和事……
那些喜欢把"谢谢"挂在嘴边的人,一般是以下几种人……
第一种、有分寸感的人
一个经常说"谢谢"的人,很有可能是一个内心有分寸感、尊重彼此边界的人。
一个有分寸感的人,一定是一个懂得尊重他人与自身个体差异的人。他们知道,不管关系多好,对方对自己好都不是理所当然,该表达谢意的时候就应该积极地表达出来,这样才不辜负对方的善意。
人际交往中,最合适的状态就是注重分寸感。太远会让人感到陌生和疏离,太近容易冒犯安全距离。
这种人,他既能顾及别人的情绪变化,又能设身处地地为身边的人考虑。待人真诚,你可以放心地和他们相处,不用担心自己的心理安全区被人越界。和这样的人相处,是温暖舒适的。
另外,有些人在接近自己的时候,动机并不纯粹,"谢谢"二字在这里代表着拒绝,人为地制造社交距离,含蓄地传达出"我们不熟"的信息,也可以用来保护自己的界限。
尊重彼此的个人界限,不仅能让自己感到舒适,也能让别人感到安心,关系也会更长久、更和谐。
第二种、尊重社会规则的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1932年,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
"本我",指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潜意识;
"自我",指的是我们用来处理现实生活问题的大部分有意识;
"超我",是形成我们自身类似道德标准的部分意识。
其中,超我与本我是基本对立的。如果自我调节能力差,超我与本我之间存在严重的失衡,那么这个人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在生活中,经常喜欢说谢谢的人,他们的"本我"和"超我"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
因为他们懂得尊重别人和自己,知道尊重社会运行规则的重要性。同时,他们实践自己的想法,将其应用到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善于用积极的眼光欣赏别人,愿意用同样的善意回馈别人。
第三种、懂得感恩的人
常言道:"心存感恩之心,身行积德之善。"
懂得感恩的人,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感知幸福的能力也比一般人更强。
他们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他们知道这些美好的事物源自周边人的爱和关心。他们发自肺腑地感恩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会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让别人感受到他们的感激之情。
这样的人总能给人带来正能量和温暖,让人感受到生活中人来人往的美好。
第四种、性格软弱的人
性格软弱的人,他们不喜欢计较,哪怕是本该属于自己的利益,也没有勇气去争取……
这样的人或许是优秀的,是心地善良的,是为他人着想的。但在任何关系中,往往会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人格特质,很有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重要的人的拒绝和打压。这个角色可能是父母、其他养育者、教师等……
被重要的人否定,会让自身产生无助感,或者觉得自己比别人弱,认为自己不重要。他们可能会习惯性地迎合别人,形成讨好型人格。
在人际交完过程中,他们害怕被挑剔、被否决,所以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总是下意识地委屈自己而顺从别人,不敢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不敢为自己的权益而战,甚至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利。
他们身上有很强烈的不配得到感,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东西。所以,每当别人对自己稍微好一点,稍微尊重一点,他们都会感到受宠若惊,会不停地说谢谢。
第五种、不想回报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嘴上说着谢谢,坦然地接受别人的礼物和帮助,一次次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坦然地给别人添麻烦。
他们接受着别人的付出,但自己却从不主动给予别人善意,或者在用实际行动回馈别人的善意。
这类人,往往带着表面的友好礼貌来敷衍了事。在他们看来,口头说声"谢谢",就代表他们已经给了回报,没有必要再回报其他实质性的善意。
这样的人大多只知道索取,不知道贡献,不值得深交。他们虽然表现出一副谦和恭谨的样子,本质却是虚伪的。
只需要嘴巴一开一合,成本很低,就能打造礼貌的人设。但可以迷惑很多人。因此,要看一个人的真实道德,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