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女子狂犬病发作去世,已打4针疫苗,为什么人还是走了?

2025-04-18 13:37  头条

前不久,一女子在贵州街头被狗咬伤,随后她立即到医院进行处理,先后注射了4次狂犬疫苗,不幸的是,该女子仍于次月因狂犬病发作抢救无效而去世。大家在对其死亡感到惋惜的同时,不禁会问:不是已经打了狂犬疫苗了吗,怎么还发作了?

其实不然,虽然注射疫苗后的确有可能仍然出现意外,但只要合理进行救治,狂犬疫苗的存活率也是非常高的。本文就将从多角度带您认识狂犬病和狂犬疫苗。


恐怖如斯,不可小觑的狂犬病

提起狂犬病,许多人都会不寒而栗。我们传统印象里,这是潜伏期有几十年、临终前会十分难看和痛苦的,并且无药可救、致死率接近100%的致命疾病。

诚然,狂犬病的确十分恐怖。它是由狂犬病毒攻击人类神经中枢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病毒大多通过咬伤传播,大量存活在人体的唾液和脑脊液等体液中。

这是一种嗜神经病毒,首先会在伤口局部增殖,接着入侵伤口周围的末梢神经,然后逐渐侵蚀脊髓的神经节。这时开始大量繁殖,逐渐吞噬脊髓,随之侵入到中枢神经系统。当病毒抵达大脑后,继续大量复制,最后侵袭周围神经系统,直到控制全身。


狂犬病病毒的主要传播源是犬类,其次是猫。但是许多野生动物也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比如狼、红狐、鼬、獾等。国外有报道称蝙蝠也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但这在我国十分少见并且缺乏理论依据。

此外,狂犬病毒到达神经中枢不是一蹴而就的,时长和咬伤部位距离中枢大脑的距离、伤口破溃的程度(反应入侵的病毒量)、病人免疫力、病人年纪等等因素有关系。因此,狂犬病毒是具有一定潜伏期的。

不过,狂犬病潜伏期并不会像坊间流传的几十年那么久。一般潜伏期会在三个月左右,一小部分会超过半年,只有1%左右的病人潜伏期会超过一年,据资料记载,潜伏期最长的是19年,不过这只是个例。如果被咬伤的是头部和面部,最短潜伏期甚至可以不到五天。


发病之后,病人会经历三个时期。

首先是前驱期,这是病人会低热、恶心头疼、乏力,并且害怕声音、光和风。这时伤口周围皮肤会伴有痒、痛等异常感觉。

之后是兴奋期,这时病人会处在极度兴奋或者极度恐惧的摇摆区,最典型症状是害怕水。病人会伴有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排泄困难等症状。

而恐水可以说是狂犬病患者的最典型症状了。这种恐惧并不是心理恐惧,而是因为此时患者大脑已经被病毒破坏了,被水声刺激或者喝水就会出现喉头痉挛窒息的情况。

而我们人类又是属于高智商的生物,这种痉挛产生的方式可以通过条件发射来产生。我们真的做出吞咽液体的动作时会很痛苦,但有时哪怕听到水声,看到画面,甚至脑海中想像一下就会导致吞咽痉挛。

最后是麻痹期,这时病人已经逐渐冷静,临近终末阶段。眼睛斜视、面无表情、嘴巴无法正常闭合。

虽然据统计显示,被病犬咬伤后,狂犬病发病率仅为15%-20%,但是狂犬病的致死率几乎是100%,而且病人会在极度痛苦和扭曲的情况下离世。

因此在被狗、猫或者狼等咬伤、抓伤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全面处理,从根本上杜绝狂犬病毒的出现或者扩散。


处理伤口?你属于几级暴露伤口呢?

不过在搞明白怎么处理伤口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被犬猫咬伤抓伤的暴露等级。

一级暴露即皮肤被动物舔舐或轻微触碰,皮肤及其周围没有出现破损。这种情况用水清洗皮肤即可。

二级暴露是不小心被轻微抓伤或咬伤,但患者并未出血;

三级暴露是患者出现一处或多处穿透性皮肤咬伤或抓伤;动物舔触处的皮肤有破损,黏膜被唾液污染等。患者有明显出血痕迹。

二级和三级暴露通常需要处理。


在出现咬伤抓伤后,一定要做好以下三步。

首先就是冲洗伤口。

被咬到后,立即用肥皂水多次清洗伤口,再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冲洗过程中,一定要把血液冲洗干净,因为这可以最大程度清洗掉狗的唾液。如果伤口很深,医院可能会采用注射器进行灌洗,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清洗伤口深处的狗唾液,清理污血。一般清洗过程至少要5-15分钟。

假如在野外或者没有水源的其他地方,应首先考虑用人的尿液冲洗。一是因为被咬之后,一定要清理伤口,所以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液体;另外,尿液中含有一些代谢残留剩余的蛋白质和钾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我们清除或者杀灭病毒。

清洗后应及时用碘伏等消毒。

如果是二级暴露,在清洗伤口后,应立即注射疫苗。

如果是三级暴露,在清洗伤口后,应及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即免疫球蛋白,之后在接种疫苗。

据统计,美国对狂犬病高危人群接种5万多剂狂犬病疫苗,在这些接种者中无 1例狂犬病发生。那么这个神奇的狂犬病疫苗是什么呢?


狂犬病并不是无药可治,疫苗已经很普遍

狂犬病疫苗于19世纪末期由法国人成功研制。截止目前,我国已经批准上市十几种不同类型的狂犬疫苗。

在被狗咬伤后,我们需要清除体内的狂犬病病毒,但是人体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注射疫苗来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如上文所说,二级暴露需要注射一针疫苗,而三级暴露还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这是因为,通常狂犬病疫苗要在接种的第七天才开始产生抗体,到15天左右才会100%形成。而狂犬病病毒不会停滞不前,是一直处于入侵阶段,所以对于三级暴露的人群,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是通过采集狂犬病疫苗免疫后的健康人血浆(或用纯化狂犬病病毒抗原免疫马采集血浆),经分离纯化提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再经病毒灭活制得的产品。


这个免疫球蛋白注射后会立即产生抗体,中和狂犬病病毒,不过免疫球蛋白产生的抗体持续时间短,无法长期灭活病毒,所以通常用于三级暴露等紧急情况。

曾经伊朗发生过一起疯狼咬人的事件。18个受害者中,5人仅仅只是注射了狂犬疫苗,3人死亡;而其余的13人额外注射了免疫球蛋白,仅有1人死亡,充分说明了当出现三级暴露等严重的事故时,联合用药的重要性和免疫球蛋白的作用。

不过虽然理论上说,在被动物咬伤抓伤后注射狂犬疫苗,防止狂犬病发病的成功率十分高,但是仍存在像王女士那样悲痛的例子。这并不是因为疫苗的药效或时效等问题,而是一些客观因素导致的。


为什么注射疫苗仍有可能发病

1、疫苗注射完成了吗?

首先,注射疫苗并仍会发病的多数是疫苗并没有注射完。这里要首先说明下疫苗的注射时程。

大致分为两种,5针法和4针法。5针法是即被咬的0天(即当天),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第二十八天各注射一针,共五针。4针法即患病当天左右上臂各注射一针,第七天和第二十一天各注射一针,共四针。

2、伤口处理合理吗?

首先就是未充分清洗,对于某些伤口过深的患者,清洗不够深入,导致伤口里仍然残留有狗的唾液或者被病毒污染的血液。

或者是类似王女士这样,皮肤被抓伤后,伤口没有马上显现出来,这也会给病毒可趁之机。


3、疫苗及时注射了吗?

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患者在被犬咬伤后,并没有放在心上,从而拖延了治疗时间。直到患者开始出现低热、头疼甚至畏水、畏光等症状时,才开始去医院治疗、接种疫苗等。

这时迁延日久,病毒已经入侵到神经中枢,即使接种疫苗,抗体也来不及形成,导致回天乏术的情况出现。

4、三级暴露者一定不要忘了免疫球蛋白

一些三级暴露的患者,受伤后没有注射免疫球蛋白,而疫苗本身产生抗体是需要时间的。这就导致病毒在抗体形成之前就侵蚀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悲剧的出现。

不过虽然接种疫苗后仍会有意外的发生,但只要被咬后及时清洗、消毒伤口,按照伤口暴露程度依次接种疫苗,百分之九十九的患者是可以避免发病的。


实际上狂犬病虽然可怕,但其实随着宠物医疗的发展和环境卫生的进步。目前,城市家养或者饲养的犬猫基本上不可能携带狂犬病毒。

即便被咬后,也有方法辨别犬猫是否携带病毒。比如,肇事犬猫十天内未死亡,健康如常,就不存在携带病毒的可能性。也可以去当地的疾控中心询问,若年度内未发生狂犬病病例,那么携带病毒的可能性也非常非常低。

但这并不能表明我们可以掉以轻心,被咬伤抓伤后要及时清洗伤口,并去医院检查身体。作为宠物的主人,也要定时给自己的小狗小猫做身体健康的检查,接种宠物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