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为何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证?中国网友:给钱也不去!(3)

2025-07-25 13:38  观察者网

2013年以来,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韩国、西班牙、德国在内的多国均曾因安全问题对赴印旅行发出警告,特别提醒女性游客注意安全或避免单独出行。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数据显示,2023年该国记录强奸案31516起(平均每日超86起)。

据美国旅游网站Eturbonews援引印方报告称,印度部分旅游景点曾发生性侵犯等暴力犯罪,且存在恐怖袭击风险,目标可能涉及旅游地、交通枢纽、商场等场所。

比利时旅游媒体Travel Tomorrow及《印度时报》等外媒报道提及,美国国务院今年6月下旬对印度发布二级旅行警告,要求美国公民提高警惕,并特别强调女性"避免独自旅行"。

此外,新德里国际机场T3航站楼至今缺乏中文服务,孟买贾特拉帕蒂火车站的电子屏仅显示印地语和英语。有分析认为,若印度不能针对中国游客的消费习惯与安全关切进行系统性服务升级和环境优化,基础设施短板、服务水平滞后及安全隐患,恐将成为影响中国游客决策的主要障碍。

事实证明,这些担忧并非没有道理。

在印度驻华大使馆相关微博评论区,中国网友评论呈现"一边倒"趋势,如"印度,谁敢去啊""给钱都不去""请我都不去"等。

此前,有业内人士告诉观察者网,不提高卫生条件和社会安全保障,印度想跻身全球十大旅游目的地不过是"异想天开",此外,他还提醒中国游客,目前,印度不少历史遗产都因长久失修而濒临崩塌,同时,印度诸多文化遗址和景点、景区的收费也存在"双标",比如向外国游客收取的费用是本地人的三倍。

有分析指出,印度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证,是在地缘政治中寻求平衡的同时,探索经济突破口的一种尝试,此举旨在缓解印度国内经济压力。但双边关系的实质性改善,仍有赖于长远互信的持续积累。

金准认为,印度要更好地吸引中国游客,可从进一步优化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提高中国游客对印度旅游的信任,尤其是安全感的营造;二是签证便利化;三是航班及中转通道优化;四是提升改善旅游目的地的交通标识、公共厕所、Wi-Fi覆盖、现金与移动支付兼容性,尤其在热门景区和城市中心,大力提高中文支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