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内部有人不满,关键分歧仍在
外界舆论注意到,美欧目前达成的协议过于简略,缺乏具体细节,并且双方在一些关键细节上存在分歧。例如,特朗普的说法是美国将继续以50%的税率征收钢铁关税,但冯德莱恩称关税将被削减,取而代之的是配额制度。此外,对于药品、半导体设备等,特朗普暗示未来将宣布对其的新关税,而冯德莱恩的理解是这些产品不会被征收额外的关税。
"虽然双方都将此描述为一个胜利,但细节决定成败。"有外媒指出,关于欧盟将在美国投资多少,这些投资的确切时间以及在哪些领域进行等问题目前尚未得到解答。走到这一步并不容易,此前美国和由27个国家组成的欧盟都态度强硬、不愿屈服,导致谈判陷入僵局,但双方都不想将谈判拖延到8月1日后。
分析称,欧洲对美国安全保障的依赖是他们不愿意采取对抗性态度的一大原因,尤其是对欧盟东部和北部成员国而言。这些国家的外交官们表示,特朗普切断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从欧洲撤出甚至退出北约的威胁给谈判蒙上了阴影。
咨询公司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欧洲董事总经理穆吉塔巴·拉赫曼(Mujtaba Rahman)分析称,欧盟委员会的一些人认为这是一场典型的贸易争端,想要推动报复,但冯德莱恩不得不考虑更广泛的前景,这促使她保持谨慎和规避风险。
冯德莱恩的妥协让欧洲一些高级官员感到不满。朗格认为,最新的贸易协议不仅会削弱欧盟的经济实力,也与特朗普政府以关税"勒索"日本等国的做法如出一辙。
他指出,这是一项带有偏见的协议。他认为,尽管15%的统一税率在某种程度上带来贸易关系的可预期性和法律上的安全保障,但整体而言,这一协议远未达成平衡,甚至可能对欧洲造成长期伤害。朗格表示,欧委会对美国做出额外的6000亿美元投资承诺,以及大规模采购美国军事技术,不利于欧洲本土就业和产业发展。
朗格强调,该协议不是互利共赢的贸易合作,而是单方面让步。他还指出,美国财政部长当天宣布,新增关税已为美方带来27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朗格说,美国的真正意图是借助关税创收,此次谈判结果难称是欧盟利益的胜利,更不是一项值得称道的外交成就。
芬兰外贸和发展部长维勒·塔维奥27日表示,贸易协议虽然平息了局势,但却没有带来任何高兴的理由,关税水平依然很高。"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不是一个非常可持续的协议,但我们拭目以待。"
塔维奥称,由于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谈判,全球贸易政策变得相当紧张,全球贸易变得不稳定。
爱尔兰总理米歇尔·马丁在社交平台X上欢迎协议的达成,但也坦言"这意味着比过去更高的关税","这将对欧盟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产生影响,使其更加昂贵和更具挑战性"。
过去几周,欧盟一直与美国贸易代表进行密集磋商。尽管谈判一度接近达成协议,但特朗普本月初突然威胁要将关税提高至30%,令欧盟感到震惊。
冯德莱恩随后表示,若实施30%关税,"将严重扰乱跨大西洋供应链,损害双方企业、消费者和患者的利益"。
但在特朗普拒绝了他自己的官员酝酿的协议后,欧盟的谈判小组得出结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接受美国15%的关税。他们本周向成员国大使推销了这个数字,欧盟官员们将尝试将其呈现为维持现状的协议,因为15%理论上包括美国现有对欧盟的4.8%的平均关税。
一位欧洲大使表示,协议无法掩盖欧盟被特朗普的碾压式策略击垮的事实。"特朗普精准测算出了我们的痛苦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