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继承本应兄终弟及,宋太宗却改变规则不再将皇位传回太祖一脉(2)

2025-02-12 11:02  搜狐

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亲征北汉,赵廷美与赵德昭随军出征。因赵廷美从征有功,进封为秦王。

太平兴国五年,太宗再征契丹,委派秦王赵廷美为东京留守,将后方交与他,可见对其的充分信任。

然而,储位之争,历朝有之。太宗一朝也在所难免。

虽然太宗继位后对宗室进行封赏与重用,太宗与德昭等宗室表面上看似一片和睦,实则双方由于皇位继承的问题早已貌合神离,最终双方爆发了冲突。

根据《宋史·宗室传》,赵德昭是太祖的第二个儿子,由于其兄滕王德秀早夭,所以他曾被认为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赵德昭失去了尊荣的帝位。虽然赵光义即位后,把赵德昭封为武功郡王,位列宰相之上,但只不过为了掩饰自己即位不正,做做样子来给天下人看罢了,内心深处却对这个大侄子存有很深的戒心,总想找机会进行排斥。

太平兴国四年,太宗出兵幽州,在战事进行之中,太宗忽然失踪,大臣们一时找不到皇上,有人提出要立赵德昭为帝。后来找到了赵光义,太宗知道此事后,对赵德昭怀恨在心。班师回朝后,太宗久不行北征之赏,将士们心里纷纷埋怨,赵德昭于是劝太宗对将士行赏,不料太宗闻言大怒,对赵德昭说:"等你放了皇帝再封赏也不晚!"

这句话说得很严重,实际上表露了赵光义生怕赵德昭也像自己一样夺取皇位的心理。经过这件事,赵德昭深知自己已被太宗深忌,于是,恐惧之下回到王宫取水果刀自杀。

太平兴国六年,太祖之子赵德芳因病去世。在赵德昭去世两年内,赵德芳的突然去世显得很是突兀,自此太祖的皇子全部离世,太宗继位初着重封赏的三位宗室中仅余赵廷美一人。

太平兴国七年,发生了宋朝历史上著名的谋反事件--赵廷美和卢多逊谋反案。

赵廷美,本名赵匡美, 赵匡胤的四弟,因避讳赵匡胤改名赵光美,后因避讳赵光义又改名赵廷美。太宗即位后任开封尹,封齐王,后进封秦王。

遵照皇太后杜氏的"金匮之盟"的约定,太宗后也应将皇位传给弟弟廷美,再由廷美传给太祖之子,如此一直保持年长之君在位,赵家江山便能得以永固。

然而,太宗登基后才四五年,太祖两子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继夭绝,这另赵廷美开始不安。于是暗中谋划,阴谋早日篡夺皇位。

宋太平兴国七年三月初一,京城开封的外城西墙顺天门外之北的金明池建成竣工,太宗本应亲临现场剪彩,然而活动突然被取消,太宗紧急返回宫中。

第二天,一个惊人的人事任免突然颁布,秦王赵廷美被罢免开封府尹之职,授西京留守。

据说,剪彩当天有人紧急告发秦王廷美将在金明池发动政变,夺取皇位。如果皇帝当天不去,他就装病,在皇帝过府探病的时候关门杀人。

到了四月一日,赵廷美被一再催促下离开了东京开封。他一离京,东京城里立即天翻地覆。平日里与他交好的左卫将军、枢密承旨陈从信、皇城使刘知信、弓箭库使惠延真、禁军列校皇甫继明、范廷如、王荣等人皆坐交通秦王廷美及受其私犒故,被责降。其中王荣更是被罢官流放海岛。

四月七日,赵普亲自向太宗爆料,宰相卢多逊和赵廷美密谋,希望您早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