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恳请大家,不观看、不下载、不传播这些违法内容,并积极举报。"她说。
九派新闻在其社媒观察到,今年2月4日,其也因被造黄谣而报案。
当时她发布的严正声明提到,有人盗取并占用本人照片发布在某黄色网站,底下还附了他人未露脸的恶心视频。"整个网站页面污秽不堪,极其无聊下流。我已经到派出所立案处理,警察叔叔也核实过了,有关本人的任何帖文均为虚假信息,实属假借本人照片捏造黄谣、伪造色情片中伤本人!"
公开报道显示,牟女士今年34岁,曾于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卖出170台保时捷,两次成为保时捷年度销冠。今年9月,她再度成为保时捷月度销冠,登上热搜第一。
【2】律师:或侵犯肖像权、名誉权
就此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九派新闻咨询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郑炫。其称,在民事责任方面,不法分子利用AI技术恶意合成虚假视频,使用了牟女士的面部形象,未经其同意将其肖像用于非法目的,侵犯了牟女士的肖像权。同时,造黄谣的行为导致牟女士的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到损害,侵犯了她的名誉权。牟女士有权要求造谣者停止侵权、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在行政责任方面,该行为已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根据相关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以及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对于造黄谣者,公安机关可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及罚款等行政处罚。
在刑事责任方面,该行为或构成诽谤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造谣者故意捏造虚假事实,损害牟女士的名誉,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此罪。
另外,视频的内容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如果造谣者制作的AI合成不雅视频属于淫秽物品,并且进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规定,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被造黄谣不是个人过错,而是遭遇侵害的证明"
随着技术发展,特别是AI技术的普及,不法分子通过AI合成技术,对受害人实施诈骗及敲诈勒索的案件屡见不鲜、防不胜防。那么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如何应对?
郑炫表示,首先及时固定证据,发现被AI合成不雅视频后,要立即对相关内容进行截图、录屏,保存涉事视频、聊天记录、网页链接等,清晰记录发布时间、账号ID、浏览量等信息。如有必要,可委托律师或公证机构进行证据保全。
其次要向平台举报,通过网络平台的举报功能,提交侵权证据和个人身份证明,要求平台删除侵权视频、封禁发布者账号,防止侵权内容进一步传播。
同时要尽快报警,AI造黄谣已经属于违法行为,受害人及家属应及时报警并向警方提供保存的证据,通过警方的介入调查,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也可以寻求法律帮助,委托律师向侵权人和网络平台发送律师函,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若侵权行为造成的影响较大,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判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最后,可以公开对事实进行澄清,利用自己的社交平台账号,发布声明澄清事实,说明视频是AI伪造的,让公众了解真相,避免谣言进一步传播。
他强调,切勿心存侥幸触碰法律红线。此类不雅视频绝非玩笑或猎奇,已经涉嫌违法。在技术侦查与平台协作下,侵权账号的注册信息、IP地址、传播路径均可溯源,一旦受害者报警或提起诉讼,司法机关有能力锁定相关人员的真实身份,届时不仅要面对法律制裁,还需承担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责任,并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