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立委"许宇甄20日称,这笔庞大采购究竟是台方基于自身利益的自主承诺,还是美方施压下的被迫让步?他表示,台湾粮食进口来源长期以巴西与美国为主,而选择巴西的重要原因就是价格更具竞争力。以2023年为例,从巴西采购玉米每吨仅9000元新台币,美国却要9800元;黄豆部分,巴西每吨1.8万元新台币,美国则达1.96万元。国民党"立委"张嘉郡表示,如此庞大的金额,却完全看不到采购细节,只会让基层农民心里更加不安。21日,民众党"立法院"党团副总召集人张启楷说,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已经在实施当中,对于台湾工商业、农民及劳工造成非常大的冲击,但民进党当局一直拼命在加码,"请问到底换来了什么?"
台湾联合新闻网表示,此次大量采购,对台湾而言,等同将原本分散的进口来源集中在美国,反而增加风险。一旦美国粮食产区受灾,或国际运输中断,饲料来源失衡,成本高涨,台湾畜牧业恐面临断炊的命运。
中时新闻网的社论称,这是继台积电扩大对美投资后,赖清德当局又一次靠出卖台湾利益来换取降低关税税率,只要美国想要,台湾可以说没有底线,下一个岌岌可危的或许就是传统产业,汽车相关产业更可能首当其冲。
联合新闻网评论称,台湾长年对美采购大量农产品,本身就带有政治考虑,民进党当局不惜以巨额采购为筹码,再次营造"台美关系最好"的氛围,却也尽显台湾在国际经贸谈判中的焦虑。文章说,台当局为了关税谈判急于对美示好,或许短期奏效,但若因此牺牲岛内产业与食品安全信任,代价将难以承受,"只会肥了美国农民,苦了台湾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