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史玉柱又双叒叕上热搜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游戏,而是因为4.9亿的被执行标的。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巨人投资和紫晶置业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金额达4.9亿余元。而背后的导火索,又是给朋友担保惹的祸。网友们感慨:"东哥在马耳他秀恩爱,史玉柱在热搜上还欠款,企业家的人生真是各有各的'劫'啊!"
史玉柱的"担保噩梦"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2021年,他就因为给"泛海系"卢志强的项目担保,背上了9.9亿的连带清偿责任;2023年,巨人投资1.14亿股权被冻结,还是因为帮朋友担保。这次更狠,直接4.9亿执行标的,累计被冻结股权超过39亿。
有网友翻出他2021年的微博:"多请朋友吃火锅!不给朋友做担保!"结果啪啪打脸,简直是"道理我都懂,但手就是管不住"的真实写照。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2023年的内部讲话:"退居二线后交了100多个男性朋友,十几年损失好多钱,一喝酒就借钱担保。"这话听着像段子,却透着大写的心酸。
有网友调侃:"史玉柱这是把'男人至死是兄弟'的梗玩成了'男人至死是韭菜'啊!"想想也是,能在酒桌上被兄弟情义冲昏头脑,一次次踩进担保坑,哪怕是商界大佬,也难逃"江湖义气"的劫。
除了担保,史玉柱的资本运作也是"过山车"式刺激。
2015年,他带着马云的云峰基金、泛海控股等大佬,砸305亿收购以色列游戏公司Playtika,本想靠它复制征途神话,结果四次上市失败,还和财团成员闹得不愉快,甚至传出"人身安全威胁"的传闻。有人感慨道:"当年敢砸锅卖铁建巨人大厦,现在敢花三百亿买游戏公司,史玉柱的赌性从来没变过。"
更绝的是他跨界互联网金融的操作。2017年,巨人网络收购投哪网,投资蔷薇控股、蘑菇租房,甚至染指团贷网和绿能宝。短短一年,互金业务营收占比从0飙升到29.8%,结果2018年行业暴雷,他又嗅觉灵敏地火速抽身。有业内人士评价:"史玉柱就像资本市场的'赌徒',敢all in敢止损,但每次转身都留下一地鸡毛。"
兜兜转转,史玉柱还是回到了老本行。60岁官宣回归游戏,第一件事就是叫停即将上线的《原始征途》,亲自把关体验。说起"征途",那可是80、90后的青春记忆--当年地推团队把海报贴满全国网吧,靠"免费游戏+道具收费"模式赚得盆满钵满。
但成也萧何败萧何,氪金玩家和普通玩家的割裂,让征途一次次陷入"数值膨胀"的怪圈。
2022年,史玉柱信誓旦旦要"大幅减少RMB作用",结果新上线的《原始征途》还是换汤不换药:前期喊着"减负",后期又推出完美紫装、守护宝宝等氪金点。有玩家吐槽:"史玉柱的'良心'就像地铁上的座位,看着有机会,一靠近就被占了。"不过话说回来,20岁的征途依然能贡献14亿净利润,靠的不是情怀,而是史玉柱对人性的精准拿捏--谁不想花点钱体验"虐菜"的快感呢?
史玉柱的故事,像极了中年男人的"劫数":年轻时候靠野心和赌性打天下,中年后被人情和面子拖下水。当年他欠2.5亿时,靠脑白金东山再起,成了"真还传"的鼻祖;如今被担保坑了39亿,却只能靠游戏回血。有网友表示:"以前觉得史玉柱是传奇,现在发现他也是凡人--凡人会犯的错,大佬一个都没少犯。" 但换个角度想,这不就是真实的人生吗?谁没在朋友面前充过面子?谁没在选择面前赌过一把?
史玉柱的可贵之处,在于每次跌倒都能爬起来--这种"折腾"的劲,比起那些躺平的企业家,倒显得可爱了些。
史玉柱的担保风波,撕开了企业家光鲜背后的真实一面:他们会被兄弟坑,会在资本里栽跟头,会在转型中迷茫。但反过来想,这不正是商业的魅力吗?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的博弈。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看史玉柱的故事,与其说是看他如何"踩坑",不如说是看他如何"填坑"。当年他能从巨人大厦的废墟里爬起来,如今也能在担保的泥潭里趟出一条路。
或许正如他自己所说:"人生就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再起飞的过程。"不管是大佬还是凡人,能在低谷里不躺平,在质疑中不低头,就已经赢了大半。至于那些人情债、资本劫,不过是人生这场游戏里的"副本"而已,通关之后,又是一片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