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作为不服黄帝管理的叛将,黄帝必须要杀掉他,如果不杀他会有更多的部落首领想要造反,所以黄帝为了以儆效尤,让蚩尤身首异处,还侮辱他的尸体,把他的脑袋高高挂起来示众,将他身上的肉剁成肉酱混到苦菜酱里让将士们吃掉,还拿他的胃做成球,让将士们颠来颠去,谁颠得越久花样越多就有奖励。
黄帝怕蚩尤死后还魂,将他的身体砍成四段,分别埋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这样任蚩尤再厉害,也不肯在天南海北四个角落拼凑起自己的尸体重新活过来,蚩尤死后,黄帝也兼并了他的部落,并对部落里的俘虏非常好,蚩尤的手下被他感动了就自愿融入黄帝部落,与黄帝、炎帝等部落的人形成了如今中华民族的最早主体。
尽管蚩尤战败,但他英勇善战的一面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黄帝都愿意称他为"兵主",并且将他的肖像画在军旗上鼓励士兵像蚩尤一样勇猛,《史记记载》后世人都把蚩尤看成是"战争之神",只要出征都要先祭拜他一次,祈求他保佑自己得胜归来,"三曰兵主,祀蚩尤。"
我们现在只要提到蚩尤就会认为他是反面角色,这是因为以"仁爱"为本的儒家不喜欢大兴干戈的蚩尤,就将他污名化成"邪恶"的形象,中国人自汉朝之后慢慢改变原先对蚩尤不错的印象,认为他是到处挑起战争的狂徒,九黎部落联盟的苗族后人对此很是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