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产生分歧!普京拒绝让步?

2025-03-27 14:17  头条

3月12日,乌克兰与美国在沙特吉达的会谈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宣布就俄乌冲突达成"30天临时停火"共识。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回应,重申中方一贯立场,强调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出路。

在当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注意到美乌达成的停火协议,并再次强调中国自俄乌冲突爆发之初便主张通过对话谈判实现政治解决,始终"为和平奔走,为促谈努力"。毛宁呼吁各方通过谈判找到"照顾彼此关切、可持续和持久的和平方案"。

根据美乌联合声明,停火将立即实施30天,并可在双方同意后延长,但前提是俄罗斯接受并同步执行。与此同时,美国承诺恢复对乌克兰的情报共享和安全援助,并推动人道主义行动,包括战俘交换、平民释放及流离失所儿童返乡等。此外,美乌还将加速推进乌克兰关键矿产资源的开发协议,以增强其经济韧性。

面对美乌共识,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副主席科萨切夫迅速表态,强调"协议必须基于俄罗斯的条件",并称当前俄军处于攻势,乌克兰处于守势,俄美谈判不应受第三方舆论干扰。这一表态为停火能否落实蒙上不确定性。

尽管美乌释放积极信号,但停火能否真正落地仍需俄方配合。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停火协议或为后续谈判铺路,但核心矛盾如领土争议、安全保障等仍待解决。乌克兰还呼吁欧洲伙伴参与和平进程,凸显多边协调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同日宣布将于3月14日举行伊朗核问题中俄伊北京会晤,展现其在全球热点问题中的斡旋姿态。结合此次对乌美停火的回应,中国正以行动诠释"和平建设者"的角色,为动荡局势注入稳定性。

然而,俄罗斯内部部分强硬派人士对中国的方案存在疑虑。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米罗诺夫曾直言,俄罗斯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外部监督,他们担心外部仲裁协议可能会削弱俄罗斯的主权。

30天停火或为俄乌冲突按下"暂停键",但持久和平仍需各方展现更大诚意。中方的持续呼吁与国际社会的协同努力,将是打破僵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