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稀土牌威力见效,留给美企的时间只剩最后60天。中美谈判目前已经陷入僵局,美方执意认为中方"没诚意",未来关税战的局势将如何发展?
这场贸易战,留给美企的时间只剩60天了。据观察者网援引美媒《华盛顿邮报》24日报道,中方对稀土的出口限制措施,正让美国业界以及高层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
众所周知,中方在稀土领域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据统计,全球90%的稀土都来自中国,而美国70%的稀土产品更是依赖从中国进口。尤其是中重稀土,也就是4月初中方宣布出口管制的那部分稀土元素,美国对华依存率高达92%。这还只是纸面上的数据,在实际供应链中,情况只会比这个更夸张。因为中方不仅稀土储备丰富,而且精炼加工技术更是全球独一档,所以想要在供应链中绕开中国,至少在短期内根本不现实。
其实美企早就意识到了稀土供应链中的风险,这些年来也一直在采取措施应对。例如在供应链中,减少对华依赖,与其他国家合作开发稀土。但这个办法始终未能有成效,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企业不仅要考虑供应链的安全,同时要考虑经济效益。中国出口的稀土物美价廉,单从性价比来看,几乎没有替代选项。
而且中方只是限制稀土出口,理论上只要美企保证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产品不会被用于军工生产,就有可能获得中方发放的出口许可证。所以不少离不开稀土的科技企业,都更倾向于遵守中方的规则,而不是完全考虑供应链安全,牺牲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虽然部分国家的稀土储备也非常丰富,美国本土也有稀土资源,但加工环节很难绕开中企的技术。所以即便收购了大量稀土矿,也只是增加了话语权,并不能改变中方可以随时卡脖子的现实。
事实上,大多数美企应对风险的方式都是提前囤货。但如今中美贸易战日益升级,短期内看不到中方取消反制的可能,美企的库存也有耗光的时候。美高级政策分析师奥伊苏尔表示,如果中国没有批准出口申请,那么部分公司的库存可能只能维持40-60天,再往后生产秩序将遭到毁灭性破坏。而美企的压力,必将传导至白宫,所以近期特朗普的态度已经明显放软。
按照美方的逻辑,这次对华发动关税战,主要理由便是芬太尼问题。所以美方的解决思路,也有可能会从这点入手。有知情人士向路透社爆料称,中美日前围绕芬太尼问题开启了谈判,但僵局始终未能打破。报道称,中方只愿意继续履行此前已经达成的约定,在美方看来这"缺乏诚意",甚至是"恶意谈判"。
关于芬太尼问题,中方已经反复强调过自身立场。首先,芬太尼问题的根源不在中方,而在美方自己。究其原因,还是美方这些年来管制过于宽松,政商勾结问题严重,政客们往往都只会喊口号,最终导致芬太尼泛滥。其次,中方愿意出手相助,本身就是出于人道主义,美方不加以感激,反倒以此为由提出不合理的诉求,中方自然无法接受。
如果美方真的有诚意,就应该依照中方所说的那样,在平等、互惠、尊重的前提下开展对话。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对话也就无从谈起。到时候损失最大的不是中方,而是美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