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博含金量几何?明星考研读博为何易“招黑”?(3)

2025-05-13 17:49  上游新闻

疑问2:"明星博士"与传统博士有何区别?

据媒体报道,上述明星和"名嘴"们攻读的,多数都是艺术类专业博士(艺术专博),与大众熟知的学术博士(传统博士、研究类博士)有明显区别。在我国,艺术类专业博士2024年是首次招生,属于一门高端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5月12日,上海戏剧学院官方发布2025年博士研究生复试名单,演员黄晓明在列。

与学术博士学位相比,专业博士学位更多地关注于实践和应用,是为那些希望在特定领域中从事高级职业实践的人设计的。艺术专业型博士培养的是应用型艺术人才,要求学生不仅要懂理论、懂创作、了解前沿知识,还需要相应的授课能力。目前,国内拥有"艺术专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院校并不多。以戏剧与影视专业为例,2024年全国仅有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12所院校拥有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另外,艺术专业博士的录取考核方式和学术型专业博士存在很大的区别。以上海戏剧学院为例,艺术专业博士的录取方式仅为"申请考核"。在业务课一的考核中,考生需提交"创作实践计划书及个人艺术实践成果"。以"戏剧影视表演创作"专业为例,实践相关的考核包括:"提交作为主要演员参与社会公演的舞台剧或影视作品共3部的相关证明",以及"提交作为主要演员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或行业内重要奖项"等。

由此可见,艺术专业博士对考生的相关艺术专业实践要求很高。除了专业实践考核,考生还需要通过专业课的测试,并非部分网友所认为的只需花钱就能读的"水博"。

学术型博士的录取方式则分为"申请考核"和"普通招考"两种,其中"申请考核"的业务课主要考核方式为"课题申请书+论文",主要考查考生的学术能力和论文质量。

疑问3:明星为何扎堆"卷"学历?

为什么近年来明星突然集体搞"学历内卷"?有报道指出,当前娱乐圈竞争,已经从流量比拼升级为个人综合实力的较量。近年间,观众的观影理性逐渐回归,流量演员的吸引力已经不如以往--近两年多部由流量明星出演的影片,也开始面临撤档的窘境。随着观众审美不断提高,最终能赢得观众口碑的,还是演员自身的专业功底。

演员黄晓明。个人微博截图

近年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电总局数次发声,对演艺行业及从业人员提出更具体的新要求。在重拳整顿娱乐圈的背景下,这股卷学历、卷学术的流行,与明星自身转型需求紧密相关。对于多数演员来说,要想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不再是追流量、靠颜值,凭公关和小作文立人设这么简单。不少人开始转型,对职业深度进行探索,通过考研、发论文和进入高校系统等途径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