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公布的养老金调整细则公布以后,我特意在新闻网站上看了相关内容。身边有不少同辈退休老伙计都在传,说只要工龄30年,今年可以补发到900元,让很多人都挺期待。但是仔细琢磨下来,实际情况其实没传得那么神,得再认真梳理下原文中提到的这几个核心点,大家才能心里有数。
先说说啥叫补发。每年养老金调整,其实都会有一个"补发"的情况。原因是新标准一般从1月1号起算,实际调整和发放可能要等到七八月份,这样中间这几个月的差额,就得给补上。想要知道能不能补发到900元,得算清楚自己的养老金每月到底能涨多少。如果7月底就把补发工作全干完算7个月,那得每月能涨将近129元,才能凑到900元。
依照我查到的政策,这涨的钱主要三个部分。一个是定额调整,大家统一涨一笔,不看你原来养老金多少,去年像上海一次涨61元,黑龙江涨25元,每个地方标准都不太一样,今年也大差不差。如果本地这部分加得多,如今年能涨个50元,对整体增加还挺管用。
接下来就是挂钩调整,第一项是跟个人工龄、缴费年限绑定,工龄越多就多拿些钱。比如有些省每年多1元,有的多2元,一般来说30年工龄的退休人员这块最多占个30、40元。有个细节是部分地方头25年涨得少,26-30年多涨一丢丢,这样还算照顾了干得久的同志。第二项是跟本人养老金余额挂钩,水平高的同事多增一点,一般0.5%到1.5%浮动,拿3000元的同志,按1%能涨30块,每个地方标准略有不同。
还有一部分是适当倾斜,有些高龄老人会额外加一点,比如山东就对75岁以上老人再加30元,这算是给工作久又上年纪的伙伴开个小灶。但这项只能年纪大的人享受,刚退休不满70岁的一般暂时享受不到。
按原文里的举例,假如是工龄30年、养老金3500元的退休老人,地方政策是统一定额40元,工龄每年涨0.8元,养老金水平涨0.6%,纯粹不算高龄加成。加一起每月能涨40+24+21=85元,7个月也就是595元。当然加上岁数到了还能有30元高龄补贴,接近805元,可距离900元还是有些差距。
据我这些年盯政策的感觉,一线大城市、经济好发达省份,也许有的今年额度更高,但毕竟各地经济条件差距大,大部分地方能到800元都很不错了。说传得900块一刀切,肯定还是夸张了点。
其实很多人还有个误解,把所有人看作一笔帐。养老金多少,工龄、地区、自己的缴费记录这些,都是决定最后能补发多少的关键点。现在只是国家公布了调整办法,细则还得看地方文件逐步下发,到时候把自己这些信息套一套,才能精准算钱。
养老金调整虽然每年涨的都不是很突出,但它承载的是咱们晚年生活的安全感。只要国家每年稳步往上涨,哪一项方案都在朝前走,大家都有希望过上一天比一天安稳的晚年生活。希望以后地方能逐步加大对普通退休人员的关注,哪怕是一年多50块,都意味着政府还在为百姓的幸福生活尽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