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给父母买墓地,十几年后下葬发现被"一墓两卖"!上海这家人经历了啥?
最近上海浦东法院判了个让人心塞的案子。施先生15年前花2.38万给老父亲买了块墓地,今年2月老爷子走了,全家人准备下葬时才发现:自家买的墓穴早被卖给别人,连墓碑都立好了!这魔幻操作气得家属把公墓告上法庭,最终获赔28万。
事情还要从2010年说起,当时施先生和上海某公墓签了《墓地认购合同》,白纸黑字买下50年使用权的墓穴。2023年老爷子过世,家人按流程去办手续时却遭遇晴天霹雳--公墓工作人员支支吾吾半天才承认,这个墓穴早在2013年就被二次销售,2020年已经有人下葬了!
更离谱的是,公墓现在根本拿不出同等规格的墓地给替换。这意味着施先生不仅要重新找墓地,还要重新择日办葬礼,原本准备好的流程全被打乱。想想看,家里老人刚走本就悲痛,还要遭遇这种荒唐事,换谁都得炸。
法院开庭时,公墓方倒是光棍得很,直接承认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导致"一墓两卖"。但他们觉得家属要的35万赔偿太高,希望法院"砍砍价"。法官张磊审理后发现,公墓这波操作属于根本违约,合同必须解除。
最终判赔28万是怎么算出来的?主要包括三部分:
1. 新购墓地费用:现在上海同等墓地均价6-8万,比15年前翻了3倍多
2. 重新办葬礼的伙食费:上海本地白事酒席均价约2万
3. 精神损失费:考虑到家属遭遇二次伤害的特殊情况
有意思的是,通常在合同纠纷里很少支持精神赔偿,但法官这次特别说明:墓地买卖不是普通商品交易,连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和祭奠权利。这波判决既讲法理又讲人情,确实很接地气。
公墓方倒是认栽快,判决书到手第二天就把28万打给了施先生。现在上海墓地均价已经涨到近10万,这笔赔偿其实都不够买新墓地的,但家属也没再上诉。有网友算过账:15年前的2.38万存银行到现在本息差不多4万,28万赔偿相当于7倍回报,但谁愿意要这种闹心的"理财收益"呢?
这事给大家都提了个醒:买墓地千万要定期"查岗",别等用的时候才发现被截胡。现在有些公墓管理混乱,电子系统都不完善,光靠纸质档案难免出错。建议保存好购买凭证,有条件的话隔几年去现场确认下,毕竟这种关乎身后事的东西,真经不起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