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间接挂钩的"双挂钩"国际货币制度安排。
在此框架下,美元实质上取代了黄金,成为各国货币价值衡量的基准锚定物,并逐步演进为全球范围内最为主导的国际储备与交易货币。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自身存在的"特里芬难题",即维持美元国际货币地位与保障国内经济目标之间的根本性矛盾,最终成为导致该体系瓦解的关键因素。
1971年黄金与美元脱钩,全球货币体系已步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信用货币时代。尽管如此,美元的国际地位在此期间非但未出现削弱,反而实现了进一步巩固与提升。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权威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代初,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约为62%,至1977年,这一比例一度攀升至80%的高位;尽管后续有所回落,但长期稳定在60%左右的水平。鉴于美国国债市场具备规模庞大、流动性充裕的显著优势,其已成为各国央行外汇储备配置中的核心资产。这一现状使得美国国债实质上承担了全球货币体系新基准锚定的功能。
然而特朗普掀起关税战之际,美国出现了罕见的"股汇债"三杀的局面,"美国例外论"遭到质疑。
究其根本是各国对美国的信用遭到质疑。
1939年到现在,美国的债务上限已经上调了108次,如今美国债务接近37万亿,美国两党却执着于用债务上限为自己政党谋取利益。
美财长关键时刻想到中国,但美国自己也明白,中国也当不了美国的救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