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总统卢拉参加完莫斯科红场胜利日阅兵后,连夜乘坐专机赴华,开启了5月10日至14日为期5天的国事访问。
卢拉本次对华进行国事访问,中巴两国具体进行了哪些合作?卢拉为何直言巴西需要中国?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卢拉此次访华正值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关键节点。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对中巴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卢拉这回访华很可能是希望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应对外部压力。
同时,这也是卢拉第三个总统任期内的第二次对华国事访问。连夜到访,这不仅体现出了卢拉政府对深化中巴合作的重视,更为推进中巴关系展现出友好诚意。
事实上,卢拉此番访华,不仅于12日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还参加了13日举行的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就连其代表团都十分庞大,他们中有农业巨头的高管,有基建项目的技术专家,也有能源领域的决策者。
从这支队的组成其实已经表明了卢拉此行到访的本质,巴西这是谈生意来了。
而中国方面也诚意十足,在卢拉到访的第二天,中方便宣布解除对五家巴西大豆出口企业的进口限制。这一消息对全球大豆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
但卢拉显然是十分富有远见的,中巴双方的合作也远不止于农产品贸易。
卢拉在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发表演讲,他强调中国和巴西在新能源、基建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合作前景。他同时表示,巴西应提升其产业附加值,摆脱对初级商品和原材料出口的依赖,在这方面,巴西应当以中国的经验为榜样,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工程师、数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
"中国人可以来巴西的大学,更多巴西人也可以来中国。"
卢拉不仅是这么说的,他也确实这样做了。
在这五天的访华之行中,有一个项目特别引人瞩目--跨太平洋铁路。
要知道,这条铁路连接着巴西南部到秘鲁的钱凯港,并预计在2027年投入运营。
而一旦这项工程完工,投入实际贸易进程后,货物从巴西到中国的运输时间将会从目前的35天缩短到25天,极大地提升了货物运输效率,对中巴贸易而言更是强大的助力。
或许有人要问了,巴西为啥铆足劲要和中国合作?
实际上,卢拉这笔账算得透亮!一方面,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和中国合作,巴西的农产品就有了稳定的市场需求,相应的农业产业发展也就更有奔头。瞅瞅数据,中国连续15年稳坐巴西最大出口市场宝座,双边贸易额连年上涨,妥妥的就是"最佳拍档"!
另一方面,巴西作为农业大国,近些年来正在寻求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自然成为其重要合作对象。
况且,与美国不同,巴西和中国都是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国家,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中国企业向巴西表达的投资意向高达上百亿美元,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并且中方的技术和资本优势与巴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清洁能源基础形成了高度互补,中国在帮助巴西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两国的关系也并不寻常。中国和巴西是两个都有解决贫困问题承诺的国家,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双方有着一致立场。中国通过近些年的各项举措,已使8亿人成功摆脱贫困,而巴西则让5400万人脱贫。
卢拉表示,中巴关系不仅是基于务实合作,更是建立在摆脱贫困的共同愿景之上,希望双方在减贫领域继续加强合作,让更多人摆脱贫困,让中巴两国人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正如卢拉所言,巴西政府视中国为不可动摇的伙伴。"我们的关系将坚不可摧,因为中国需要巴西,巴西也需要中国。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全球南方在世界上一定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尊重。"巴西总统卢拉12日在中国-巴西商业研讨会上这样表示,"中巴关系的潜力是无限的。"